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7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表示,中國空間站建造分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完美收官。根據任務安排,2022年我國計劃實施6次飛行任務,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
按照空間站建造階段的任務安排,今年7月和10月我國將分別發射問天和夢天兩個實驗艙,此後空間站的三個艙段將形成“T”字基本構型,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介紹,空間站建造完成後,兩個實驗艙將是航太員在軌主要的工作場所,兩個艙都配置艙內載荷試驗機櫃和艙外載荷安裝平臺,也提供了資訊、供電和散熱等支援和保障措施,可以開展密封艙內和密封艙外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此外,今年6月將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待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完成後還將實施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發佈會上,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航太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航太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黃偉芬表示,執行兩次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太員乘組已經選定。目前,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的身心狀態非常好,正在積極開展相關的訓練和任務準備。
黃偉芬介紹,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兩個乘組都將在軌飛行6個月,將首次實現在軌乘組輪換,實現不間斷有人駐留。兩個乘組6名航太員將共同在軌駐留5—10天,航太員系統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郝淳介紹,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後,工程將轉入為期10年以上的應用與發展階段,初步計劃每年發射兩艘載人飛船和兩艘貨運飛船。航太員要長期在軌駐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並對空間站進行照料和維護。
“為進一步提升工程的綜合能力和技術水準,還將研製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其中,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返回艙都可以實現可重復使用,飛船綜合能力也將得到大幅提升,可以搭載7名航太員,另外它的上行和下行載荷能力也將得到大幅度提高。”郝淳表示,還在考慮研發空間站的擴展艙段,以進一步支援在軌科學實驗,為航太員的工作和生活創造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