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加速了各産業間以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的創新生態構建,人工智慧技術和新型業態正在改寫全球産業競爭格局,其中智慧財産權裹挾的技術標準先行已成為人工智慧産業創新生態構建的新型競爭規則。我國人工智慧技術已在部分領域實現了較大突破,並擁有巨大的應用市場環境。但這一技術總體水準仍落後於發達國家,尤其是自主智慧財産權及標準佈局處於相對弱勢地位,“技術壟斷”“標準規鎖”“聯盟割裂”正成為人工智慧産業創新面臨的“卡脖子”問題。因此,只有不斷推進技術標準、智慧財産權與人工智慧産業創新的協同互動,才能為我國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和提升國際競爭力贏得主動權。
人工智慧産業創新內涵
數字産業創新是通過將數據生産要素和數字化生産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經濟體系而産生新的生産函數,構建數字産業化與産業數字化的內生基礎,從而産生新型業態的創造性破壞過程。作為數字産業的典型代表,人工智慧産業創新體現為多領域內的標準鏈、創新鏈和産業鏈有機聯結,通過技術標準主導機制、智慧財産權獨佔機制及聯盟載體互補機制協同作用而形成的多維交互、多元架構、多階段共生競合的複雜系統。首先,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合作,核心企業、高校、研究院所、科技仲介、競爭對手、金融機構之間形成橫向的技術創新鏈。其次,創新環境之間協同互動、開放迴圈、共生演化的關係,促使産業鏈上下游基礎層、智慧層、應用層參與到人工智慧的創新族群,以數據交互和延伸業態創新的方式,形成縱向的協同産業鏈。最後,標準鏈作為引領創新鏈和産業鏈發展方向的重要標誌和紐帶,有助於形成開放式創新環境下以“智慧財産權許可、協作R&D、技術標準合作”為核心的技術標準化戰略,構建基於技術創新和産品平臺的創新發展模式。
基於人工智慧創新鏈多功能組合、標準鏈多階段演進、産業鏈多元主體互動以及環境子系統的協同作用的特點,可將人工智慧産業劃分為基礎層、智慧層和應用層三個核心子系統。其中,基礎層核心技術與産品包含相關基礎設施和基礎技術,這是人工智慧發展的基礎,主要涉及感測器、網際網路、物聯網共同保障的大數據的收集,以及智慧晶片、分佈式計算框架、伺服器共同保障的雲計算的數據運算。智慧層的核心技術及産品主要依託基礎層的數據資源和運算平臺,運用人工智慧核心演算法進行不斷的機器學習,從而逐步實現感知智慧和認知智慧。應用層核心技術及産品是人工智慧與終端和垂直行業的不斷融合,對傳統的機器人、運載工具、智慧終端以及金融、交通、安防等領域進行重塑,産生嵌入不同應用場景的應用産品、行業解決方案與通用技術平臺。
人工智慧産業創新再造新業態
數字産業創新不斷創造數字産業化生態、重塑産業數字化業態,由此形成數字産業化創新和産業數字化創新。隨著技術標準與智慧財産權協同能力的改變,這兩類創新形態呈現出四種新業態。
人工智慧産業基礎層和智慧層的産品或服務在數字産業化創新過程中,形成了兩種新業態。一是智慧財産權驅動型個性化定制的新業態。當技術標準與智慧財産權協同能力較弱時,競爭呈較大的同質化特徵,市場産品很難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智慧晶片領域。因為針對不同需求的設計專利被不同的市場主體持有,從而催生出智慧財産權驅動型個性化定制的新業態。這就需要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和智慧工廠,將用戶需求直接轉化為生産排單,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個性化定制與按需生産。二是技術標準主導型網路化協同的新業態。當技術標準與智慧財産權協同能力較強時,數字技術已經發展到較為通用的水準。例如智慧音視頻的編解碼技術,已經形成一套符合生産實際、滿足市場需求、不斷發展完善的標準化體系。此時市場競爭的核心在於重塑生産過程,因此,技術標準主導型網路化協同新業態逐步涌現,並借助網際網路、大數據和工業雲平臺進一步形成協同研發、眾包設計、供應鏈協同等新模式。
人工智慧産業應用層的産品或服務在産業數字化創新過程中,形成了兩種新業態。一是技術標準驅動型智慧化生産的新業態。當技術標準與智慧財産權協同能力較弱時,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力點在於構建符合生産規範的標準化方案,並在包含諸多方案的市場競合過程中實現整合創新。由此,技術標準驅動型智慧化生産的新業態成為主導模式,例如智慧製造領域利用先進製造工具和ICT技術對生産流程進行智慧化改造,實現數據跨系統流動、採集、分析、優化,完成設備性能感知、過程優化、智慧排産等智慧化生産。二是技術標準與智慧財産權協同引領型服務化延伸的新業態。當技術標準與智慧財産權協同能力較強時,例如在智慧網聯汽車領域,市場主體間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技術標準體系,智慧財産權通用性得到大幅提升,市場的競爭特性逐漸由産品主導向服務主導延伸,從而形成技術標準與智慧財産權協同引領型服務化延伸的新業態。通過在産品上添加智慧模組,實現産品聯網與運作數據採集,利用大數據分析提供多樣化智慧服務,最終實現用戶價值共創。
加快智慧財産權與標準協同推進
第一,提升我國人工智慧領域專利品質,加強我國標準聯盟組織的多元化構建。加強高品質專利的全球佈局,提升專利市場價值,重視專利組合,特別是高價值專利組合的培育,提高專利的戰略價值。人工智慧是發展相對快速的領域,技術生命週期相對傳統行業較短,更應該重視專利技術的快速轉移轉化。同時,人工智慧産業的標準化工作應重點關注並緊跟全球標準趨勢,加快構建多元化的標準聯盟組織,尤其是圍繞標準對於整個人工智慧産業的引領和佈局方面亟待加強。
第二,創建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促進技術、標準和産業“三位一體”發展。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是促進創新成果轉化為技術標準的服務平臺,是以標準化助推創新技術和産品市場化、産業化和國際化的孵化器。目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已批准籌建30余個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覆蓋先進製造、現代能源、重要消費品、生態文明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因此,對於我國人工智慧産業的發展,應從國家層面進行統籌規劃,探索建立核心聯盟組織,積極促進科技成果産業化,助推我國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
第三,加快人工智慧開源技術發展,著力營造良好的人工智慧開源生態。重點攻關電腦視覺、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和語音識別等人工智慧技術,遵循開源開放原則,聯合建設國家和聯盟主導的開源社區,促進開源標準的制定和完善,形成人工智慧核心生態圈。同時還應完善資金支援機制,建立以演算法框架為核心的人工智慧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智慧財産權系統,構建良好的人工智慧開源生態系統。
第四,進一步完善智慧財産權與標準協同推進數字産業創新的保障機制。從技術標準與智慧財産權協同發展的公共治理訴求與制度體系研究入手,分析現存制度及政策存在的缺陷與不足,積極總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及時掌握主要國家的相關政策動態和實施效果,構建技術標準與智慧財産權協同推進數字産業創新所涉及的政府—制度—市場—平臺—文化“五位一體”支撐體系和資金—人才—技術—法律—服務—財稅“六位一體”保障機制,為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技術標準化與智慧財産權制度的協同發展機制,制定引導、支援和保障數字産業創新發展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政策制度,提供理論指導和決策依據。
(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技術標準與智慧財産權協同推進數字産業創新的機理與路徑研究”(19ZDA078)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中小企業研究院;浙江工業大學管理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