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技術市場>移動互聯>

以資訊化推進應急管理 我國將構建“智慧應急大腦”

發佈時間:2022-02-22 09:33:17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陸成寬  |  責任編輯:徐麗麗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35年,要建立與基本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中國特色大國應急體系,全面實現依法應急、科學應急、智慧應急,形成共建共治共用的應急管理新格局。


如何科學應急、智慧應急?在國家應急體系建設中,科技該承擔怎樣的支撐作用?“十四五”期間,如何佈局我國應急管理資訊化建設?在2月14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對《“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進行了詳細解讀。


“資訊化是構建新時代大國應急管理體系的基礎工程,也是提升應急保障能力的必由之路。面對資訊化基礎薄弱的現狀,要始終把資訊化工作當作一項全局性、系統性、戰略性的工作來抓,堅持把資訊化與應急管理事業發展一體規劃、同步推進。”應急管理部規劃財務司司長唐琮沅強調。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持續推進資訊技術與應急管理業務的有效融合、深度應用,形成規模,以資訊化推進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完善災害事故監測預警網路,實施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資訊化工程,建設國家風險監測感知與預警平臺,完善自然災害監測站網,完善應急衛星觀測星座,開發應急減災衛星綜合應用系統和自主運作管理平臺。升級覆蓋安全生産重點企業的監測預警網路。加快完善城鄉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公共資訊平臺,實現城鄉安全風險監測預警“一網統管”。


同時,將系統推進智慧應急建設。唐琮沅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實施智慧應急大數據工程,升級應急管理雲計算平臺,建立符合大數據發展的應急數據治理體系,強化應急管理應用系統開發和智慧化改造,完善監督管理、監測預警、指揮救援、災情管理、統計分析、資訊發佈、災後評估和社會動員等功能;推動應急管理專用網、電子政務外網和外部網際網路融合試點,構建“智慧應急大腦”。


此外,還要建設數字化指揮救援體系。推進國家、省、市、縣綜合指揮調度平臺和地方應急指揮平臺示範建設,實現各級政府與行業部門、重點救援隊伍互聯互通、協調聯動。加強空天地海一體化應急通信網路建設,建設高通量衛星應急管理專用系統,擴容擴建衛星應急管理專用綜合服務系統,提高極端條件下的應急通信保障能力。升級應急資源管理平臺,拓展應急物流管理、應急裝備管理等功能,提高應急資源保障現代化水準。


做好應急管理工作離不開應急産品和服務的支撐。“我們將引導社會資源加大對先進、適用、可靠的安全應急産品和服務的投入,加快推動安全應急産業向中高端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作調節局負責人許正斌説,將配合強化數字技術在災害事故應對中的運用,系統推進“智慧應急”建設,建立符合大數據發展趨勢的應急管理數據治理體系。


在各類災害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航空救援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航空救援體系建設仍處於起步階段,還存在著應急大飛機缺失、場站佈局不完善、保障機制不健全、缺少專業技術人才等問題。唐琮沅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加強航空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完善航空應急場站佈局,完善航空應急救援保障機制,加強航空應急救援專業人才培養。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