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5G背包、一台錄影機、一位攝像師和一台筆記型電腦,就能完成跳臺滑雪、單板U型池等冬奧項目的賽事轉播。作為科技冬奧三大重點佈局産業之一,“5G+雲轉播”技術將重資産、高門檻的傳統轉播輕量雲化,通過雲化采編播技術,實現了轉播設備雲端化和人員服務遠端化。近日,記者在首鋼園區見到了這個在冬奧會上承擔賽事轉播的“黑科技”。
圖為工作人員現場操作5G+雲轉播技術。光明日報記者 黃小異/攝
“雲轉播把轉播車的功能搬到雲端,現場信號可以通過5G背包,利用5G網路傳輸到雲轉播平臺,只需要筆記型電腦等輕量級設備,就可以實現多路信號的雲上導播切換。”北京國際雲轉播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張鵬洲向記者介紹,“跳臺滑雪作為戶外比賽項目,直播機位設置多在山地之上。特別是遇到陡峭的山野環境,轉播車難以抵達時,若利用雲轉播平臺,現場就不需要再架設複雜的設備和線路,田間地頭、高山大川,都不再構成直播的壁壘。”
除此,5G雲轉播背包表現出了極強的耐寒能力。為了適應冬奧寒冷的天氣條件,背包首次採用石墨烯的包裝材質,在底部內留了放置充電設備的空間,“在零下40度的環境下可連續使用6小時,基本能保障一場大型的賽事直播。”張鵬洲説。
圖為工作人員現場操作5G+雲轉播技術。光明日報記者 黃小異/攝
據悉,“相約北京”系列測試賽中,就多次使用雲轉播及相關衍生服務。在五棵松體育館、首都體育館、國家體育館、國家速滑館和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雲轉播和基於雲轉播技術的遠端無人混合採訪、遠端新聞發佈系統得到應用,成功完成冰球、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樣滑冰、跳臺滑雪等多場賽事和相關活動的轉播服務。雲轉播平臺實現了49場、4020分鐘比賽的轉播,服務了26場無人混合採訪、7場遠端新聞發佈會。
整個測試賽的“雲上製作中心”位於雲轉播科技公司的首鋼辦公區,一台筆電、一個螢幕就完成了“雲上製作中心”的搭建,通過5G背包傳來的前端信號,導播人員在辦公區完成多畫面的導切、音頻及字幕的製作,最後將信號分發到多個媒體進行直播。(記者 劉希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