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支付行業互聯互通進入加速期。近期,支付寶與中國銀聯在全國範圍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此外,支付寶已經與28家銀行機構實現線下掃碼互認。
這一進程快於市場預期。支付寶與中國銀聯在2020年開始基於條碼互聯互通業務展開密切溝通和探索,並陸續在北京、天津、廣州、深圳、成都、重慶、西安等多個城市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目前,支付寶與中國銀聯在全國範圍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
近期,不少消費者發現,用銀行的APP掃支付寶的二維碼也能付款了。支付寶有關負責人介紹,支付寶近期與中國銀聯推動完成了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中信、廣發銀行、Mi Pay等28家銀行和機構的開放合作,消費者可以通過各銀行、雲閃付及其他機構的APP掃描支付寶收款碼實現支付。
不只是支付寶一家,近期,微信支付也宣佈,已與銀聯雲閃付實現線下條碼互認互掃,銀聯雲閃付全面支援Q幣、QQ音樂和騰訊視頻的充值服務,微信小程式也逐步支援雲閃付支付。
從線上到線下,支付機構之間壁壘“破冰”的速度正在加快。此前,二維碼支付服務市場較為混亂,線下互相排斥競爭對手的支付服務,線上不同平臺的APP之間也呈現割裂狀態。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曾表示,市場壟斷會降低創新效率,國內部分平臺公司通過交叉補貼等方式搶佔市場,獲得市場支配地位後實行排他性政策,如排斥競爭對手進入平臺、提供服務,二維碼支付業務僅支援科技集團內部相關APP掃碼支付等。
“平臺之間相互分割,就會造成資訊、資金、人員以及數據等一系列要素的分割。”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這次從線上的互聯互通拓展到了線下場景,可以説是互聯互通上一次飛躍性嘗試。
但在業內專家看來,支付互聯互通仍然未完待續。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互聯互通不只是兩家機構通過溝通談判,向對方開放各自的場景。真正的互聯互通,是所有支付機構、支付工具特別是大型平臺開放支付介面,真正面向所有支付機構、支付工具,嚴禁排他性、歧視性支付協議。因此,支付領域互聯互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於支付業互聯互通的方向,金融監管機構此前已經定調。央行副行長范一飛強調,要聚焦公平競爭,推動平臺企業有序開放支付介面,不能僅考慮某一家機構,要真正向所有支付機構開放,嚴禁排他性、歧視性支付協議。
眼下,支付互聯互通的加快,將使得支付行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王蓬博認為,在産業網際網路時代,對大部分支付機構來説,憑藉簡單的支付服務已難以滿足其業務進一步發展的要求,如何借助渠道、場景、條碼互聯互通的“東風”進一步擴展自己的場景、生態和産品服務,提升自身服務商戶和消費者的能力,將逐漸成為支付機構業務進一步突破的關鍵。(記者 陳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