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普通話在全國普及率達到85%的目標。
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以國辦名義下發的全面加強語言文字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意見》有什麼亮點?我國語言文字工作面臨哪些新問題?如何科學地保護方言?人民網“強觀察”欄目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專家。
從全局視角理解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
“語言文字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是國家繁榮發展的根基。”國家語委諮詢委員會委員姚喜雙認為,《意見》與《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全面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的論述一脈相承,突出“全面”二字。不將推廣普通話囿于某些領域、某些人群,而是立足於國家語言文字事業發展戰略全局。
《意見》提出,聚焦民族地區、農村地區,聚焦重點人群,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繼續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大幅提高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農村普通話水準,助力鄉村振興。
“關注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很好地體現了《意見》的全面性。”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李洪岩表示,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和學習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不僅要讓這些地區的居民學會説普通話,還要鞏固普及成果,提高普及品質。
李洪岩進一步指出,《意見》在時、空兩個層面體現出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在時間維度中,向前回溯,語言文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向後眺望,語言文字是人工智慧、雲計算等尖端科技得以應用和發展的基石;在空間維度上,語言文字對內承擔著助力鄉村振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使命,對外也肩負著“講好中國故事”、提升文化軟實力的責任。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需“質”“量”並舉
根據教育部今年發佈的數據,2020年,我國全國範圍內普通話普及率達80.72%,比2000年的53.06%提高了27.66個百分點。
“過去二十年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但從數據來看,我們的路還很長。”姚喜雙表示,80.72%只是“量”的體現,但這其中大部分還停留在“勉強聽懂,説起來費勁”的水準,“質”也需要提升。此外,我國還有約2.8億人不會説普通話,並且“剩下的都是硬骨頭”。
李洪岩指出,普通話普及率的城鄉差距明顯,需結合實際情況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他舉例,四川省涼山州和樂山市部分地區的老一輩人不會説普通話,家裏孩子們的普通話通常也掌握得不好。2019年起,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聯合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湖南省語言文字培訓測試中心和多所高校深入這些地區,教授學齡前兒童普通話,一方面保障了上學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小手拉大手”,逐步改善當地語言環境。
李洪岩認為,提升“質”應分“説準”和“説好”兩個層面,發音技巧培訓和文化傳播並重,實現立體化的提升和發展。
語言文字工作背後是沉甸甸的文化自信
《意見》指出,語言文字是一項“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社會性和全民性特點”的事業。姚喜雙認為,只有推動國家語言文字工作高品質發展,方能更好地樹立起民族自信與文化自信。
有網友表示,“全面使用普通話,方言不就消失了嗎?”李洪岩解釋,語言和文化之間存在緊密聯繫,我們需要尊重語言及其背後的文化,在此基礎上再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工作,保護和推廣並行。
《意見》指出,要“科學保護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姚喜雙介紹,2015年啟動的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便是對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科學保護的真實寫照。
姚喜雙進一步論證了其中的辯證關係,“以港澳臺地區為例,當地青年意識到學會普通話能夠獲得內地的工作機會、能多賺錢,內生的需求決定了這種學習普通話的必要性;但同時,學會普通話不代表不使用方言,在公共場合、工作環境、教室等場合多用普通話,而在家庭等個人空間裏説方言更親切,兩者並不衝突。語言的學習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我們提倡的是‘多言多語’的能力。這有益於國家意識的鞏固,也利於形成真正的文化自信。”
李洪岩表示,中國的語言文字背後所蘊含的中國文化,不僅需要對內普及推廣,也需要對外“講好中國故事”。他認為,樹立良好的文化自信,並主動開辦以中文為主要語言的國際活動,學者們“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倡導和吸引海外人士的關注,並做好海外語言學習服務工作,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