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焦點關注>訪談>

以奮鬥的姿態衝鋒一線——記北京朝陽醫院童朝暉同志

發佈時間:2021-08-02 13:40:38  |  來源:衛生健康黨建文化平臺  |  作者:   |  責任編輯:白雨


童朝暉,男,1965年出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主任醫師,教授,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全國知名呼吸危重症專家。曾獲首都勞動獎章、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優秀共産黨員、全國衛生系統抗擊非典先進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等榮譽。


童朝暉作為一名有著35年黨齡的中共黨員,始終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牢記職責使命,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上級黨委部署要求態度堅決、措施有力。在工作中踏實抓好醫院管理,著力推動新時代公立醫院管理改革;在長期的臨床一線工作中,始終保持頑強拼搏、嚴謹自律的工作作風,以精湛的醫學技術為患者排憂解難,推進醫學發展;在數次疫情期間,他勇於擔當,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姿態衝鋒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彰顯黨員本色。童朝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以實際行動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積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認真履行管理職責,開拓醫改嶄新局面


童朝暉在醫院黨委領導下積極推進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工作,圓滿完成北京市醫管中心佈置的18項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增設了塵肺病與間質性肺疾病等21個專病特色門診。以缺陷管理為切入點,持續改進醫療品質,全面推進床位集中管理,實現跨組、跨病區收治。加強超長住院患者管理,制定了超長住院患者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案。加強依法執業管理,制定和完善院內自查工作制度,進一步強化科室自監管的主體責任。組織器官移植中心等相關科室共同修訂院內器官移植手術審批流程。深化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堅持做好對口支援工作,在首都兒科研究所和醫院緊密型兒科醫聯體建設中做了大量工作。深化護理崗位管理工作,增設護理專科門診11個。建立全新藥事管理與評價體系,全面推行處方前置審核工作,加強重點藥品監控與點評,聚焦藥事管理目標。多維度開展特色藥學服務,啟用智慧化藥品藥櫃,精準用藥影響力日益擴大,惠及更多慢病患者。


把自己置身於臨床一線研究上,推動臨床學科發展


童朝暉從事呼吸與危重症醫、教、研工作32年,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以精湛的醫學技術為患者排憂解難,帶動學科發展,走在學科前沿,不斷開展醫療新技術。在國內最早將ECMO技術應用於呼吸支援,救治了大量嚴重呼吸衰竭患者,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準。在國內率先開展內科胸腔鏡技術,在國際上創新性地將自發熒光技術應用於內科胸腔鏡,取得了重要成果。應用高頻振蕩技術、體外二氧化碳清除等技術救治嚴重呼吸衰竭患者。開展無創通氣支援技術治療肺炎所致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患者。將跨肺壓指導的新肺通氣策略應用於體外膜式氧合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患者。應用新型診斷及治療技術診治新發及重症呼吸道傳染病患者。作為研究生導師,共培養碩士研究生35人次,博士研究生29人次,博士後1名。目前在培碩士21名、博士24名、博士後1名。承擔首都醫科大學五年制、七年制呼吸內科學、危重症醫學理論授課。


勇挑抗擊疫情重擔,彰顯共産黨員本色


童朝暉始終踐行為民宗旨,勇於擔當作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姿態衝鋒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在SARS、H5N1、H1N1、H7N9、H5N6、青海鼠疫、北京鼠疫、新冠肺炎疫情等國家突發應急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重要作用,體現了一名共産黨員和醫務工作者的大愛與擔當。2003年SARS時,童朝暉38歲,剛剛從德國學成回國不久,承擔了北京市SARS主檢醫師的任務,每天奔波于北京各大醫院之間,對臨床觀察的患者進行篩查分檢,4月,他成為SARS定點醫院的病區主任,連續工作3月余,救治100多名SARS患者無一例死亡。近年,他所在的團隊連續創下了幾個第一:2008年,發現了北京市第1例H5N1禽流感患者,2013年,診治了北京市第1例H7H9患者,2019年8月,發現並救治成功北京市第1例H5N6禽流感患者,2019年11月,診斷救治北京110年以來首次出現的2例肺鼠疫患者,無任何醫護人員或其他患者感染,為北京市鼠疫防控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保障了首都人民的安全。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于2020年1月18日即奔赴武漢,參與和指導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肺科醫院等16家醫院,武漢周邊黃石市、黃岡市、鄂州市、孝感市等4市4家醫院的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指導並救治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超過2000人次。在武漢疫情緩解後,他轉戰哈爾濱、吉林、青島、北京、石家莊、通化等多地,支援指導提升當地新冠肺炎防治救治能力,挽救了大量重症患者的生命。臨床工作中,他堅持調查研究,在患者床邊觀察疾病的臨床特點,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診療方案,降低了危重症患者的病亡率,對全國疫情的控制起到較大的幫助。他多次接受採訪,充分利用自己的學識,客觀公正地澄清事實,回應社會關切,普及科學知識,解答百姓問題,消除社會恐慌,為疫情防治工作做出積極貢獻,積極正面地引導了社會輿論,發揮醫學專家的專業特長,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為廣大群眾樹立了科學防範疫情的意識和戰勝疫情的決心。


秉承工匠精神,探索科研創新之路


在臨床工作之外,童朝暉堅持科學務實的精神,在臨床中發現問題,通過科學研究,再把科研成果運用於臨床實踐中去。多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作為負責人承擔科技部專項、國家自然基金等在研課題10余項,參與編寫專著10余部。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共10余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8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80余篇。疫情期間,他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及相關臨床研究,探索激素治療、免疫治療、包括ECMO等呼吸支援治療方案在新冠肺炎防控中的作用,並根據研究成果,不斷優化臨床診療方案。鋻於重症患者逐漸增多,治療難度較大,愈後不良,他和專家組成員共同制定了新冠肺炎的重症和危重型的診療方案、呼吸治療流程,規範同行的診療行為;提出“關口前移、積極救治”理念,相關方案已寫入國家衛生健康委第五、六、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撰寫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和危重型的診療方案》、《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的轉運原則及流程》被寫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相關文件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氣管插管問答》被寫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相關文件中。

來源: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