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食尚中國>美食地圖>

我學者發現豬肉更好吃的“秘密”

發佈時間:2021-07-06 10:09:55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國玉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豬遺傳育種團隊”在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上線上發表了針對豬重要經濟性狀——骨骼肌生長開展研究的相關論文,揭示了讓豬肉更好吃的“秘密”。


據介紹,骨骼肌佔到産肉動物體重約五分之二,其主要組成單元是肌纖維,分為慢速氧化型(Ⅰ型)、快速氧化型(Ⅱa型)、快速酵解型(Ⅱb型)等4種,肌纖維類型的差異是影響産肉動物肌肉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塊豬肉的骨骼肌組織用微觀形態看是一根根的肌纖維,可以理解成幾股繩子纏繞在一起形成了骨骼肌。不同類型的肌纖維組成比例會影響豬肉的肉質。”該論文第一作者、四川農大動物科學院副教授金龍説,在眾多影響豬肉品質的指標中,以肌纖維類型組成和肌內脂肪含量最為重要,而這兩者之間有著緊密關聯。


金龍説,過去大量研究通常將多種骨骼肌視作同一類組織,對於不同部位骨骼肌的遺傳和轉錄調控特性並未有精細深入地探究。此次研究利用空間轉錄組學技術,揭示了3種不同肌纖維亞型在能量代謝和脂質沉積上的差異;進一步完整構建了從頭部、前肢、軀幹到後肢,共47種不同部位骨骼肌的精細轉錄調控圖譜等,將為農業動物産肉性狀提供重要指導。


此外,以往受研究方法的限制,對豬脂肪組織更多是基因二維線性的認識,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豬的肉質性狀形成機制的進一步挖掘。此次研究在現有豬參考基因組基礎上,補充註釋了大量調控性轉錄本;採用高通量染色質空間構象捕獲技術重構了豬脂肪組織的三維基因組空間結構。


“在二維的‘線性’基礎上,提供了基因調控的三維‘空間’資訊,相當於你要了解一個地方,拿3D圖與平面照相比,前者肯定更清楚更有參考意義。”金龍説,此次研究還為下一步分子育種的開展提供了重要基礎數據和理論支撐;為促進豬作為人類生物學和疾病的生物學模型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