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焦點關注>訪談>

醫者仁心 治病扶貧——記武警新疆總隊醫院肝膽外科中心主任醫師莊仕華

發佈時間:2021-05-28 15:31:05  |  來源:衛生健康黨建文化平臺  |  作者:   |  責任編輯:白雨

莊仕華

莊仕華,197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産黨,武警新疆總隊醫院肝膽外科中心主任醫師。他紮根邊疆48年如一日,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懷著一顆救死扶傷、懸壺濟世的仁德之心,在堅持為官兵服務的同時,始終把加強民族團結和維護社會穩定作為政治責任,把小小手術臺當作為民造福、為黨樹碑的大舞臺,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解除傷病員的病痛,力所能及地幫助有困難的群眾脫貧致富,用大愛和奉獻演繹共産黨員、人民軍醫永恒不變的主題,用重於泰山的責任感譜寫無影燈下的壯美詩篇。先後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當代雷鋒”、“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等榮譽稱號,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全國擁政愛民模範”、“全國道德模範”、“全國放心醫院院長”、“中國好人”、“中國好醫生”、“最美醫生”“感動新疆十大人物”。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多次被地方黨委和部隊表彰為優秀共産黨員。2019年“莊仕華醫療小分隊”被國家衛健委表彰為“最美醫生團隊”。


紮根邊疆,立志苦學醫療技術


1973年12月,莊仕華從四川簡陽農村入伍,分配到新疆瑪納斯縣一個偏僻的部隊農場擔任衛生員。每天面對周邊牧民的各種病痛和對醫療需求的深切期盼,當時只會取藥打針的他深感愧對身上的白大褂。從此,莊仕華立志苦學醫療技術,紮根邊疆服務各族群眾。


1980年7月,莊仕華以優異成績從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畢業,他想到部隊基層醫療條件差,駐地群眾缺醫少藥,毅然放棄了留校工作的機會,做出了重返邊疆的選擇。新疆是膽結石、肝包蟲病高發地區,治療手段主要採取開刀手術,病人不僅痛苦大、恢復慢,而且住院時間長、費用高,有的病人忍痛而放棄手術治療。1991年初,已成為新疆總隊醫院業務骨幹的莊仕華了解到,一項時間短、切口小、癒合快、費用低的治療膽結石的微創技術,開始從國外引進應用。他立即主動請纓到北京學習。醫院肝膽科創建時資金不足,莊仕華和4名科室人員拿出個人積蓄購買手術設備。許多醫院對這項技術應用比較謹慎,不敢用於臨床。莊仕華買來葡萄、動物肝臟,反覆模擬練習,很快掌握了膽囊與肝臟微創剝離技術。一個月後,莊仕華就用腹腔鏡成功地完成了武警部隊首例膽囊切除手術,累計實施了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手術13萬多例,其中最大的104歲、最小的1歲。在莊仕華的帶領下,醫院肝膽科從過去一間病房4張床位,發展到80間病房300張床位,為邊疆成千上萬各族患者解出了痛苦。肝膽科發展為武警部隊肝膽外科中心,連續20年被評為先進科室,2次榮立集體二等功。


莊仕華2002年10月任院長後,狠抓以病人為中心的全面建設,醫院從過去14個科室、300張床位,發展到35個科室、760張床位,先後創新和引進永久性起博器安裝、臟器移植等百餘項新業務新技術,成為服務邊疆各族人民、團結各族群眾的陣地。


心繫群眾,為患者排憂解難


48年來,他一直堅持在醫療第一線,每天至少做10-20台微創手術,最多時一天要做54台;堅持每天晚上3-4個小時查病房,節假日從不休息。他完成了全國首例肝包蟲微創手術,並在腹腔鏡下探索出胃修補、膽總管探查等27種手術,經醫學查新有7項技術填補了國內軍內空白,撰寫出版了《臨床肝膽外科》、《實用腹腔鏡手術學》等7部醫學專著,6項醫療科研成果獲獎,總結撰寫了《腹腔鏡下肝包蟲內囊摘除手術的探討》等37篇專業學術論文。義務幫助軍地19家醫院開展腹腔鏡手術,並培養了142名腹腔鏡技術骨幹。他一直堅持親自為年老體弱的病人送飯喂飯、倒屎倒尿洗衣服等。他收治的患者不僅有全國各地的病人,還有慕名而來的國外患者,為來自哈薩克等17個國家的97名病人實施了手術。


48年來,他跑遍了天山南北,行程近40萬公里,深入農牧區和社區街道,開展義診和衛生防病知識宣傳;為各族群眾和基層官兵巡診約38萬人次,發放醫病預防手冊及養生保健手冊近10萬份,講疾病預防課110多場,近萬人次聽講,2020年初新冠疫情發生後,他主動深入街道、農牧區宣傳預防知識,自購口罩等防疫物資發放給農牧區群眾,和同事們一起捐助600多戶貧困患者,用自己的工資為6戶貧困家庭蓋起了新房,資助各民族群眾家庭脫貧致富,並長年資助61名有困難的學生,化解民族糾紛70多起。


他始終心繫患者,實施“陽光工程”,使一些藥品降價70%,醫用耗材降價45%,住院費用與同等三甲醫院相比低30%,醫院連續9年被全國、全軍、自治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評為“醫保先進單位”,並榮獲“全國百佳誠信醫院”、“全國百姓放心醫院”“全軍優秀醫院”等稱號。


為黨樹碑,傳遞民族團結友愛


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莊仕華總是衝鋒在前,主動作為,為黨分憂,為民解難。2011年3月24日,烏魯木齊發生一起公交車與旅客列車相撞的嚴重交通事故,41名重傷員被緊急送入總隊醫院。莊仕華立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他和醫護人員一道開通12個手術間同時開展手術,直到當晚淩晨4點,需要手術的病人全部得到有效的治療,41名傷員全部得救無一例死亡。烏魯木齊發生“7·5”暴力事件後,莊仕華正在北京參加少將授銜儀式。他當即給醫院打電話“受傷各族群眾的生命高於一切,不論困難多大,都要用最好的專家、最好的設備、最好的藥,全力搶救每一名傷員!”並連夜給自己救治過的200多名少數民族群眾打電話,叮囑他們一定要相信黨和政府,千萬不要上壞人的當。7月6日上午,授銜儀式一結束,莊仕華立即趕回醫院,連夜為15名受傷群眾實施了搶救手術,醫院收治的204名傷員都得到了及時有效治療。7月6日晚上他不顧個人安危,走街串巷給各族群眾送醫送藥,揭露事件真相,傳遞民族團結友愛的情感。有的朋友勸他,現在大家都往家裏躲,你這樣做太危險了。莊仕華卻説:“維護民族團結是黨員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深入到群眾中去,才能講明真相化解矛盾。”莊仕華多年來真心實意為各族群眾治病解困,打下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同各族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大家對他十分尊重和信任。他帶領醫護人員先後50多次深入少數民族聚居的社區街道,宣傳民族政策,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化解1300多名群眾的誤解。2009年8月23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烏魯木齊親切接見莊仕華時,稱讚他“你利用為各族群眾看病的機會,把黨的溫暖送到各族群眾中去,是為民造福,為黨樹碑,希望你繼續努力。”2014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烏魯木齊親切接見英模代表時稱讚莊仕華:“是民族團結的一面旗幟,要繼續為各族人民多做好事。”


不忘初心,誓為百姓拔窮根


“我是以感恩之心報黨恩,服務人民是我的義務。”莊仕華認為是黨和部隊培養了自己,自己應該以感恩之心報黨恩,讓各族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新疆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部分少數民族群眾生活在偏僻的農牧區,自然環境惡劣,醫療條件差,求醫問藥不方便。為了各族群眾的健康,莊仕華不滿足於把來醫院看病的病人治好,還主動走出去義務巡診,把送醫送藥作為促進民族團結的橋梁,不僅為患者挖病根,更幫百姓拔窮根。


一次,莊仕華帶領醫務人員到距醫院50多公里的水西溝鎮義務巡診。在義診結束準備返回時,有村民説後山溝的75歲維吾爾族老人阿黑婭生病臥床不起。莊仕華堅持帶領醫務人員摸黑走山路趕到阿黑婭家,檢查發現她患多種疾病,立即為她治療。通過了解,阿黑婭老伴早年去世,大兒子意外身亡留下兩個孩子,僅靠小兒子種地謀生,家裏貧困無錢就醫。莊仕華想:像這樣的家庭,如果我們不去關愛,積累起來就會影響社會穩定,甚至影響人民群眾對黨的信賴。莊仕華隨後連續7天派醫護人員到府為老人治病。老人病好後,莊仕華不僅為阿黑婭老人的兒子買了5隻羊、1頭牛,幫他脫貧致富,娶了媳婦、蓋起了新房,還常年資助老人的三個孫子上學。為了表達對莊仕華的感激,每次見到莊仕華,阿黑婭老人總是用民族的禮節親吻莊仕華的手:“你們就是我心中的‘胡達’(維吾爾語:上帝)!”2008年5月,阿黑婭老人因病情突發去世,彌留之際老人就想見莊仕華一面。莊仕華安慰老人會繼續幫助她的兒孫。雖然阿黑婭老人離開了,但莊仕華對她們的愛仍然在延續。


2006年5月,莊仕華被推薦為首屆“感動新疆十大人物”候選人。他的事跡在新疆媒體公佈後,烏魯木齊八家戶村73歲回族老人馬玉珍一次就買了1000份報紙,在大街小巷用親身經歷宣傳莊仕華的事跡;莎車縣維吾爾族牧民帕依夏在網上發出郵件,講述莊仕華當年資助捐款為她手術,挽救了她生命的經歷;吐魯番村民寫了130多封信,向親朋好友宣揚莊仕華愛民親民的故事。最後,莊仕華以65萬的最高票數當選為“感動新疆十大人物”。他始終牢記各族人民對他的關愛,他常説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在無限地為人民群眾和部隊官兵的健康服務當中去。


莊仕華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懈奮鬥,他把本職崗位作為黨團結各族群眾的紐帶,紮根邊疆、奉獻邊疆、建功邊疆,在各族群眾心中築就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豐碑。

來源:武警新疆總隊醫院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