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男,1936年10月生,196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廣州醫科大學呼吸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現任國家呼吸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973首席科學家,中華醫學會顧問。先後主持國家973、863、“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重大課題十余項,是我國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COPD、重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防治的領軍人物。獲得“共和國勳章”、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20余項;獲得全國白求恩獎章、南粵功勳獎、吳階平醫學獎、中國工程院光華科技成就獎、黃大年式國家級教學團隊獎、改革先鋒(我國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推動者)、新中國最美奮鬥者等榮譽數十項。
不懼危險,堅定不移逆向前行
17年前的SARS疫情,鐘南山提出“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這裡”;2020年面臨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84歲的他再一次站在這場阻擊戰的第一線、最前端。他一邊告訴公眾“儘量不要去武漢”,一邊義無反顧登上去武漢的高鐵。在他看來,疫情面前,時間就是生命。1月18日傍晚,從深圳搶救完感染病人回到廣州的鐘南山,接到通知後連飯都顧不上吃,第一時間趕往武漢,由於春運高峰座位緊張,臨時上車的他只能被安頓在餐車擁擠的一角,這才有了後來那張他仰倒在座位上閉目凝思,讓全國人民感動不已的照片。到達武漢後,他不顧個人安危,趕往集中收治患者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實地觀察患者病情,獲取第一手資料,與專家組成員通宵達旦討論防控救治策略。
不負重托,實事求是直面問題
鐘南山時刻謹記自己是一名共産黨員,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實事求是。因為他17年前抗擊SARS的“敢言”,才有了今天老百姓對他的“真信”。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召開發佈會,鐘南山臨危受命,出任專家組組長。當晚,他出現在央視《新聞1+1》視頻連線中,作出了“新冠病毒存在人傳人”以及“已經有醫護人員感染”的判斷,提醒大眾能不去武漢就不要去武漢。關鍵時刻,鐘南山直面問題,敢於發聲,媒體評價他“有院士的專業、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他集中力量帶領專家組做好防控救治工作,建立專家組運作“3+1”工作機制,制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遠端會診工作方案,積極推進與武漢救治現場的遠端會診,集中力量聯防聯控。
不辱使命,夙興夜寐奮戰一線
崗位就是戰場,黨員就是旗幟。為了控制疫情,已84歲高齡的鐘南山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從2020年1月18日到21日的4天不停歇地連軸轉,馬不停蹄往返武漢、北京、廣州三地,從實地調研到準備材料、制定方案,從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到新聞發佈會、媒體直播連線,不辭勞苦,日夜奔波。回到廣州後,在他的主場——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他天天到醫院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聽取專家組報告省內重症患者的病情,並逐一打電話詢問治療情況,給予臨床指導意見。1月29日,他領銜了廣東省首次對重症病人的遠端會診,足足持續6小時18分鐘。10位頂級重症醫學專家、呼吸科專家和傳染病專家為5例分別收治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的患者商討治療方案。
“鐘南山院士以醫者之心救人,以諫士之勇濟世。在專業技術之外,彰顯知識分子的道義責任與歷史擔當。‘科學講究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他是一張精準的試紙,令此時代的科學精神得以檢視和自知”。這是《南方都市報》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風雲人物盛典為鐘南山寫下的致詞。在這場疫情防控的阻擊戰中,鐘南山堅定站在第一線,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産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莊嚴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