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為人低調、務實、誠懇,艱難險重任務面前,又會主動出擊、奮不顧身、勇挑重擔,這就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簡稱“浙大二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崔巍。疫情來襲,溫州告急,54歲的他率領9名醫護專家組成的浙江醫療隊緊急出征,進駐重症監護室,救治重症患者于生死之間,創下一個個生命救治的奇跡,也先後贏得了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浙江省優秀共産黨員等榮譽稱號。
馳援溫州,創下生命救治奇跡
2020年初,新冠疫情洶洶而來,作為醫院診療專家組成員,他始終關注疫情動態,春節假期帶頭堅守崗位、從未休息,並第一時間請戰要求參與援鄂醫療隊,雖未能如願,但時刻準備衝上抗疫戰場。在他的影響下,科裏所有黨員都踴躍報名援漢。
疫情席捲浙江,浙南溫州告急。2月10日,受衛健部門指派,他緊急率8名浙江醫護專家,馳援疫情重災區。甫到馳援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溫附一),崔巍和其他醫療同道一起,針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從呼吸治療、營養支援、綜合管理到會診體系的規範建立、醫護人員的自我防護都提出了建設性建議。2月21日,他被任命為溫附一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組長。
援溫36天,崔巍時刻關注患者的每一點變化,常常晚上9時還去病房查看關鍵檢查結果、討論病人處理;在重症患者發生病情突變時,他讓其他同道在病房外協調,自己迅速更換好防護服後立刻重返病房,待處理平穩後方離開病房。他針對某患者病程延長、院內耐藥菌感染難題,積極申請多粘菌素、達托黴素等特殊級別抗生素,提出加用霧化N-乙酰半胱氨酸以清除黏液、促進肺復張的治療方法。嚴謹認真、講究循證的他,贏得了同仁的廣泛讚譽。
病毒傳染性強,為降低ICU醫護人員感染風險,崔巍主動查證,建議立刻推廣使用帶病毒過濾功能的人工鼻,而此後該方法才逐漸見諸於國內外多個學科的指南。在國家診療方案發生變更時,他不辭辛勞,連夜撰寫《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解讀》,被相關權威雜誌迅速接收發表。
治療中,為獲得第一手的病人資訊,崔巍堅持每天深入病房,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制訂出更科學的治療方案。進隔離病房,需身著厚厚的防護服,而站立4小時至6小時,對於飽受腰痛困擾的崔巍來説是個很大的考驗,可他從未抱怨或退縮。有幾天防護服緊缺,他主動把透氣性最差的防護服留給自己,理由是其他一線的醫護人員操作比他多,工作強度更大,理應穿透氣性良好的防護服。
在治療搶救病人的同時,崔巍特別關注病人的心理狀態,他深知,這種新出現的傳染性疾病對於病人來説會産生嚴重的心理壓力,而這種心理壓力反過來會影響治療效果,尤其對他所管理的重症新冠病人來説更是如此。因此,在診視病人病情的同時,他總是耐心解釋疾病以及病人目前的治療好轉情況,鼓勵患者振作精神,積極配合治療。溫州一位最重的接受了機械通氣以及ECMO治療的病人,在治療期間情緒波動很大,一度産生了消極厭世情緒,崔巍每天和他長時間交流,將每一個好轉的資訊都及時告訴他,親自攙扶著病人進行康復訓練,病人在最終痊癒出院時,激動地表示,雖然沒有看清楚崔主任的臉,但崔主任溫暖的聲音已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當看到這些危重病人轉危為安,崔巍覺得,付出再大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立下宏願,要當生命的守護神
崔巍自1989年畢業于浙江大學醫學院(原浙江醫科大學)後即就職于浙大二院,先從事臨床麻醉工作,1992年開始擔任麻醉科黨支部書記一職,1993年作為主要參與者創建重症醫學科(ICU),在第一任主任沈華浩教授返回呼吸內科工作後,以年輕主治醫師的身份擔任科室負責人,開啟了浙大二院重症醫學篳路藍縷的創業之路,也因此成了浙大二院最年輕的科主任。當年共同創業的其他3位醫生因為各種原因,都陸續離開了ICU,只有他幾十年如一日地一直堅持了下來,將浙大二院重症醫學事業不斷推向新的高度,中心監護室規模逐漸壯大,床位增加至現在的24張,各級醫生16名,護士63余名,醫護人員都經過了嚴格的重症醫學專業理論和技能培訓,具備搶救各種危重病人的救治經驗。27年來,作為重症醫學的培養基地,更是培養出一大批重症醫學的專業人才,為醫院後續成立的腦重症醫學科、外科重症醫學科輸出了科主任及主要業務骨幹,並培養了省內外各級醫院上百名進修醫生。浙大二院重症醫學成為浙江同道的標桿,崔巍功不可沒,可謂是浙大二院重症醫學的奠基人。
自從事重症醫學事業起,崔巍便立下宏願,要做好生命的守護神,將各種原因所導致的危重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他常常語重心長地告誡同事,一個重症病人是否能挽救回來,不僅關乎病人本人的性命是否能得到挽救,更關乎背後整個家庭的命運,因為危重病人的突發生命危險往往是病人本人或者家庭完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我們所做的工作就是要做他們的強力支柱。另外,除了治療重症疾病之外,更重要的是對人的關懷,醫學的本源就是人文精神的體現,眼裏只要疾病而沒有患病的人,註定不能成為一個良醫。
捨生忘死,衝在重症救治一線
2003年冬,非典疫情開始在國內蔓延,崔巍剛從德國研修一年回國,憑著多年的從業經驗,敏銳地意識到,非典疫情發展下去,必然需要重症人的參與。他一方面密切關注疫情的進展,另一方面在科室內組織多次非典疫情的業務知識學習,並讓大家提高認識,做好參戰準備。當浙江省疫情突來,崔巍作為附屬醫院專家參加專家討論會議時,在發現病房中缺乏重症醫學科醫生護士,而病人病情已經非常危重,其他科室醫護人員束手無策時,他當場決定自己立刻進入病房,參加現場的救治及指揮工作。在病房工作期間,他身先士卒,每日多次進入病房查看每一個重症病人的情況,和場外專家商議治療方案的細節。在一位危重病人面臨氣管插管以及後續氣管切開等危急時刻,他一直守護在病人身邊,為了減輕其他同道的風險,他親自蹲守在病人身旁,給缺氧的病人做正壓面罩通氣。那時候,不斷有不好的消息傳來,有很多重症醫學的同道染病甚至犧牲,而最危險的,莫過於直接給病人進行氣管插管或面罩加壓通氣,因為此時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噴濺,大量病毒會直接撲向醫護人員的口鼻,引起傳播而染病,所以很多醫護人員此時往往會有畏懼退縮的不安情緒。作為一個老黨支部書記以及豐富臨床經驗的重症醫生,他一方面叮囑同道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不怕危險,完成各自的工作,另一方面在所有高風險搶救時,他總是出現在最容易暴露、最危險的那個地方,以專業精神努力做好表率工作。在多次搶救中,只要有他在,其他年輕同事的心理就會格外踏實,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有一個堅強的後盾可以依靠。由於崔巍的出色工作,重症非典病人的搶救工作取得佳績,他本人也獲得了中共中央組織部頒發的“抗擊非典性肺炎工作優秀共産黨員”稱號。
崔巍深知,榮譽是一時的,而救治危重病人的工作永無止境。他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病人身上,只要在醫院,必定每日親自查看每一個危重病人,細心捕捉每一絲病情變化,和同事一起仔細分析病情、調整治療方案。作為學科領頭人,崔巍不僅帶領同事鑽研專業技術,以科學精神對待救治工作,更是化大量的時間精力提升大家的人文精神,教育大家在關愛、救治病人的同時,關心、理解病人家屬的心理狀態,接納他們有些看似不合情理的情緒發泄。正是由於整個團隊和患者家屬的良好溝通,重症醫學科建科27年來,沒有發生一起重大的醫療糾紛事件,也沒有發生任何有違醫德醫風的事情。
由於具有豐富的危重病人救治經驗和勇於擔當的責任心,崔巍參加了多次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現場救治,如2011年的溫州動車事故、2014年的杭州“7·5”公交車爆炸事件、昆山爆炸案等等,哪有危險,哪就有他的身影。
崔巍捨生忘死、勤懇工作的精神,得到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肯定,也斬獲諸多榮譽。但他總是告訴自己,榮譽只屬於過去,重症人肩上的責任依然重大,他要繼續保持共産黨員的先進性,奮發前行,方能無愧於共産黨員和白衣天使的神聖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