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靜旋在法國街頭表演古箏
法國波爾多市加隆河畔,水鏡廣場一隅傳來的悠揚音樂聲吸引了行人駐足。一架古箏,一襲漢服,一位蒙著面紗的中國女孩,動人的音符從她舞動的指尖之間流淌出來,為充滿歐式風情的老城街頭帶來了迥乎不同的東方美。在她周圍聚集的行人越來越多,每一首曲目表演完畢常常掌聲四起,甚至有人隨著音樂的節奏和旋律跳起舞來。
這位在異國他鄉奏響中國民族樂器的“95後”名叫彭靜旋,也是抖音網紅“碰碰彭碰彭”,目前正在法國波爾多留學。慣常出現在民族音樂會上或者影視劇中的古箏,被彭靜旋搬到了海外的鬧市街頭,借助網際網路的短視頻傳播,它的魅力被展示給更多的海內外觀眾。東西方文化元素的碰撞,傳統和現代音樂交融,箏音嫋嫋之間,彭靜旋不只是一位專業的古箏演奏者,更是一位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創新者。
彭靜旋在法國街頭表演古箏
在歐洲街頭享受古箏
漫步在歐洲的大街小巷,常能見到與市民生活融為一體的各種街頭演出。初至法國留學的彭靜旋很享受這種悠閒輕鬆的音樂氛圍,卻為沒有見到中國樂器表演而遺憾。“我是學古箏的,大家一起享受音樂、擁抱陽光的感覺這麼美好,我自己要不要也試一下?”習箏近20年、熱愛音樂的她,很快把想法付諸行動。
心心唸唸的古箏漂洋過海來到了法國,但從週邊的觀眾變成被人們環繞的演奏者,彭靜旋雖然有過很多在國內的演出經驗,依然有一些忐忑:過去,自己總是在音樂廳裏“正襟危坐”,對著觀眾席安安靜靜地彈奏“學院派”曲目;現在,把古箏搬上國外的街頭,對古箏可能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外國人,能接受這種傳統、獨特的中國樂器嗎?
第一次街頭表演略顯倉促,彭靜旋選取了幾首不同風格的曲目,有輕柔溫和的流行音樂《青花瓷》,也有熱烈奔放的傳統民樂《賽馬》。令彭靜旋驚喜的是,她的演奏很快吸引了不少路人的注意力。有人掏出手機合影,有人默默地放下表示敬意的零錢,掌聲不時響起,彭靜旋對之後的演出有了更大的信心。
後來,大約每兩週一次,彭靜旋會到波爾多大劇院附近的街頭表演一個半小時。逢假期,她還會帶上古箏前往巴黎以及瑞士等其他國家。隨著“上街”次數的增多,彭靜旋也希望能更好地展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在熱心網友的建議下,她穿上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漢服,一目了然地亮明自己的身份,也更美更吸引人。她還自行製作了許多法文版的古箏宣傳冊,放在她精心裝飾的“中國角”中,擺在古箏前方最醒目的位置。
如果説形式只能引發初步的好奇,音樂本身則使古箏獲得了持續的關注。“音樂的語言是相通的。只要是美好的音樂,不管東方西方,都能打動人心。”融入情感傾訴的《高山流水》靠悠遠寧靜的意境收穫了西洋知音,而增強了節奏感和律動感的現代改編版《十面埋伏》,不但在國外當場“炸街”,還“炸”出了一些去過中國的法國人,在她表演的間歇,用簡單的中文和她交流,也“炸”出了更多雖然沒有到過中國,但對中國很有善意的人,告訴她對古箏、對中國文化的喜愛。
今年2月21日,彭靜旋受邀在聯合國世界母語日活動中表演。目前,她正在計劃和一個瑞士樂隊在日內瓦音樂廳舉辦小型合作演出,這是因疫情而延遲的一場音樂會。她還在課餘時間教授兩個法國學生學習古箏。“雖然不能像西洋音樂和樂器在中國那樣普及和擁有整套培訓體系,但我們的民族樂器在國外已經有了一定量的教授和傳播。希望民樂、古箏能越走越好,在海外有更高的接受度。”她説。
彭靜旋和她的古箏
在傳統基礎上嘗試創新
在古箏國際化和創新化的道路上,彭靜旋一直在努力嘗試。她認為,“古箏是可以很多元的,來源於傳統,卻不必局限于傳統;但想要出新,只有在對傳統技法和傳統曲目很熟的基礎上,才有能力演奏不同類型的音樂。”
從武漢音樂學院畢業後,彭靜旋本可以加入民樂團或繼續在古箏專業進修,但她決定不拘泥于傳統,去國外學習西方的音樂分析理論和鑒賞體系,為民樂的創新發展尋找中西融合的可能。“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子音樂在編曲時融入了古箏等民族樂器的音色?”她的大學畢業論文以此為題進行了一些考察。“法國是很早發展電子音樂的國家,我想來這裡進行進一步的學習。”2018年,她順利地考入了法國波爾多國立第三大學的音樂與文化專業。
彭靜旋把對古箏創新的思考融入她的街頭表演實踐之中,探索了民族樂器曲風的多樣性。外國樂曲《克羅埃西亞狂想曲》的浪漫,説唱風格的《大碗寬面》的跳脫,二次元歌曲《達拉崩吧》的靈動,這些過去和古箏“不搭邊”的格調,經過彭靜旋的編曲,也紛紛飛揚在她的箏弦上。“説唱音樂會有曲律空白的部分,我會跟隨律動重新編一段。一些金屬重音的處理,我會通過拍打古箏琴身來實現。”彭靜旋介紹説。
在法國人的眼裏,古箏就像是躺著的豎琴。這激發彭靜旋進一步學習了豎琴。她希望能發掘古箏與西洋樂器音色互補的可能。彭靜旋曾和法國同學試驗性地合奏龔琳娜的《拐彎》,也曾用古箏彈奏郎朗的即興鋼琴曲《荒野狂想曲》。這些中西融合的創新嘗試,都在社交媒體上得到了良好的反饋。
彭靜旋(右一)用古箏和外國流行樂隊合作表演
在視頻中融入“古箏+”
彭靜旋和她的古箏真正從異國街頭進入大眾視野,得益於演出視頻在網路上的廣泛傳播。目前她在抖音擁有近800萬粉絲,在國外媒體上也受到了歡迎,每一個視頻都有很高的播放量和大批網友留言。她在YouTube上發佈的《倩女幽魂》播放量超400萬次,海外網友的評價與國內粉絲出奇地相似,有海外網友留言説:“雖然沒有歌詞,但能感受到音樂中的悲傷。”“我仿佛聽了一個中國故事,粉紅的花朵從樹上飄落,人們沉浸在愛情裏。”
彭靜旋認為,“反差美”可能是古箏“出圈”的原因。鬧市街頭的外國觀眾對古箏的關注,最先打破了國內網友的固有觀念。傳統雅正古樸的古箏演繹出新奇多元的旋律,變得“平易近人”,古箏版的影視音樂《刀劍如夢》、流行歌曲《Mojito》,尤其引發年輕人的共鳴。
“古箏+”是彭靜旋音樂作品介紹中的“高頻詞彙”,“古箏+戲腔”“古箏+rap”“古箏+崑曲”,她嘗試加入其他音樂元素,使古箏的旋律更富層次感。
“民樂與潮流的關係就像是兩個朋友,過去可能沒有什麼大的相交,但是在越來越多人喜歡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兩者可以結合進行推廣。”在彭靜旋看來,時下常被提起的“新國潮”正是以傳統的東西做底,再融入潮流的元素為形式增色,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跟上年輕人的腳步。
彭靜旋現在還擔任法國高等教育署“中國留學生網路大使”,不斷通過官網向更多的中外學生分享自己的古箏文化實踐。她表示,自己一直有著帶古箏環遊世界的夢想。“其實有一個大背景在支撐我,國家真的越來越強大了,才讓我們留學生有勇氣在外國的街頭表演。”她自豪地説。雖然疫情影響了她進行更多中外音樂文化交流的計劃,但彭靜旋目前正在繼續進行古箏與電子音樂融合的試驗,希望未來能帶著讓大家耳目一新的古箏原創曲目和中外網友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