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濟南印發《濟南市建設一流營商環境實施方案》。方案要求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圍繞企業、個人、項目和服務“全生命週期”,大力優化市場準入、企業發展、投資建設、法治保障、涉外服務和普惠民生環境,深入實施創新突破行動,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創新服務,提高效率打造“24小時不打烊”線上政務服務
深入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清理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之外違規設立的準入許可、隱性門檻;深化企業簡易登出改革,進一步擴大簡易登出實施範圍;推廣電子證照、電子印章使用範圍;升級打造“極簡審批”濟南模式,推動更多企業實現“拿證即經營”;全面推廣“非接觸式”辦稅,打通個人出租房屋代開發票數據在“泉城鏈”的應用和供給渠道,實現個人代開出租房屋發票電子化。
實行不動産登記環節的聯辦機制,實現工業、倉儲類項目“驗收即發證”,新建商品房項目“交房即發證”。建設一鍵直達“指尖上的不動産登記中心”,市、區縣兩級“不見面辦理”“零資料申請”不動産登記事項比例力爭達到80%以上。
圍繞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實施創新突破,持續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推動商業銀行優化信貸審批流程和模式,推行線上服務、“不見面”審批等便捷信貸服務。
打造“24小時不打烊”線上政務服務,市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除法律法規有特殊規定的,原則上均要實現“全程網辦”,區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達到85%,掌上辦理政務服務事項達到1600項。
優化法治環境建設
圍繞聚焦優化法治環境實施創新突破,我市將制定出臺《濟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將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實踐經驗上升到立法層面。
減少案件審理各類費用。加大當事人與鑒定機構鑒定費用的協商力度,引導當事人與鑒定機構設定評估費用上限,降低評估費率。出臺指導意見,為中小微企業、高新技術産業、軟體開發等企業提供智慧財産權鑒定、會計鑒定、建築工程品質鑒定費用減免。
加強黃河流域公證和司法鑒定深度合作。成立黃河流域公證、司法鑒定行業發展聯盟,開展黃河流域公證和司法鑒定行業管理深度交流與合作。
加大對智慧財産權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懲處力度。制定智慧財産權案件類型化裁判賠償規則;探索組建智慧財産權專門辦案組,實現案件辦理專門化、管轄集中化、程式集約化和人員專業化。
多舉措優化涉外服務打造便捷交通環境
多措並舉壓縮通關時間,進口非陸路整體通關時間壓縮至30小時以下,出口非陸路整體通關時間壓縮至2小時以下;推行“無感通關”新模式;設立防疫物資進出口綠色通道和專用窗口。
提供國際人才工作生活便利。推進外籍人才工作許可、居留許可審批事項“一窗受理、一口通辦”;強化市政府英文門戶網站資訊發佈工作,及時發佈我市出臺的服務外籍人士政策文件、辦事指南、便利服務等資訊。
編制國際化園區、國際化公寓地方標準,打造更多國際化社區(街區)試點單位和涉外服務港,完善公共領域雙語標識體系,拓展多語種標識試點,推動更多國際友城花園落地。
打造綜合立體交通網。實施交通樞紐建設行動,加快濟鄭、濟萊、濟棗、黃臺聯絡線建設,推進德商高鐵前期工作,開工建設濟濱高鐵。
實施公共交通建設行動,年內優化公交線路40條,增開高品質定制線路公交100條,圍繞軌道交通站點開通、優化公交接駁線路10條。
完善營商環境建設領導機制
在組織保障方面,濟南參照省模式優化完善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加強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協同推進;各部門(單位)、各區縣(功能區)主要負責同志為優化營商環境第一責任人,要加強統籌協調,分管負責同志要靠上抓好落實;按照“專班統籌、集中攻堅、制定清單、定期督查”模式推進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突破工作;各區縣(功能區)要結合實際,制定合法合規、切實可行的涉企政策落實措施,為企業、群眾查詢和掌握政策創造更多便利。
強化幹部作風建設,鼓勵幹部敢於改革創新、破解體制機制障礙,持續為優化營商環境作出貢獻的幹部撐腰鼓勁;強化涉企政策落地監督措施,對政策落實不力、推諉敷衍的部門、單位及個人,啟動問責機制,加大政策落地督查力度。
此外,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對標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要求,科學合理制定考核實施細則,加強營商環境工作日常考核力度。
(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