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國際合作>優化配置>

資源配置顯著優化 電網托舉全面小康

發佈時間:2021-01-08 15:41:32  |  來源:中國電力報  |  作者:劉泊靜  |  責任編輯:白雨


電網規模在“十二五”躍居世界首位後,中國電網將向何處延伸?“十三五”的電網發展成就給出了答案:以國家發展為綱、以人民所需為向。


五年間,我國建成世界上能源資源配置能力最強、新能源接入規模最大、電壓等級最高的電網。電網規模與品質齊升,為我國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撐起堅強骨架與暢達經絡。


五年間,新一輪農網改造、“三區三州”、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升級全面完成,我國農村地區基本實現穩定可靠的供電服務全覆蓋,電網托舉民族夢想與民生福祉,光明與動力成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實底氣。


五年間,電網行業掀起一場服務理念與方式的深刻變革,數字化轉型進入加速期,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為中國經濟闖關奪隘增添動力。


以更強資源配置平臺推進能源轉型


“十三五”期間,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入高品質發展階段,我國電網建設步入平穩增長階段,供電能力和電能品質穩步提升,支撐年均6.2%的全社會用電量增長。



電網投資保持穩定,電網規模穩步提升——2016年全國完成電網投資5426億元,同比增長16.9%;2017年完成投資5315億元,同比微降2.2%;2018年完成投資5373億元,同比增長0.6%;2019年完成投資4856億元,同比下降9.6%。截至2019年底,我國220千伏及以上線路長度75.5萬千米,變電容量42.7億千伏安,較“十二五”末分別新增14.6萬千米、9億千伏安,增幅達24%和27%。其中500千伏線路長度20.9萬千米,變電容量15.7億千伏安;750千伏線路長度2.2萬千米,變電容量1.8億千伏安;±800千伏線路長度2.2萬千米,變電容量1.8億千伏安;1000千伏線路長度1.2萬千米,變電容量1.6億千伏安。


電網進行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和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的作用顯著增強——“十三五”期間共建成特高壓交流工程7項、直流工程12項。酒泉—湖南、扎魯特—青州、青海—河南等清潔能源富集地區的電力外送大通道有效提升了可再生能源外送能力。我國“西電東送”總規模在“十三五”末達到2.6億千瓦,較“十二五”末新增1.2億千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要輸電通道全部建成,可增加京津冀、長三角接受外來電力能力超過8000萬千瓦。輸電大通道的建設為治理東中部地區霧霾,滿足西部北部能源基地和西南水電基地電力外送需要,提高電網安全穩定水準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電網成為世界上接入新能源規模最大的電網。2016年至2019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年均增長約12%,而棄水、棄風、棄光率逐年下降。2019年,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平均利用率分別達到97%、96%和98%,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電網技術領跑世界,邁向新高度——±1100千伏準東—皖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刷新“電壓等級最高、送電距離最長”的世界紀錄。全球首套“大規模源網荷友好互動系統”在江蘇投運,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虛擬電廠”。智慧電網、柔性直流輸電、大電網安全、新能源並網技術等不斷取得突破。


以現代電力基礎設施支撐全面小康


電力是人民生産生活的重要基礎保障。“十三五”期間,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我國電網建設以解決農村地區、貧困地區、少數民族邊疆地區等用電難問題為重點任務,電網投資重點向貧困地區和配網側傾斜。一個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配電網基本建成,人民生産生活用電條件得到顯著提升。




2019年,新一輪農網改造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全國農村平均供電可靠率達99.82%,戶均停電時間從2015年的51.7小時降低到15.4小時,綜合電壓合格率從94.96%提升到99%以上,戶均配變容量從1.67千伏安提高到2.7千伏安。自2016年啟動以來,新一輪農網改造的全社會總投入達1萬億元。小城鎮中心村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涉及30個省(區、市)的7.8萬個村,惠及農村居民1.6億人;全國160萬個機井實現通電,涉及17個省(區)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1061個縣,惠及農田1.5億畝;全國3.3萬個自然村通上了動力電,惠及貧困村民約800萬人。


2020年6月,“三區三州”、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升級全面完成。深度貧困地區的21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1900多萬群眾、1685個抵邊自然村寨的基本生産生活用電條件得到顯著改善。藏中聯網、阿裏聯網工程相繼貫通,陜北到武漢、四川到江西特高壓輸電線路開工建設,貧困地區電力外送規模不斷擴大。新疆、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等多個省區建成750千伏和330千伏骨幹網架,實現了全部縣域電網和主網的互聯互通。


電網基礎設施的完善使農村用能方式發生深刻變革,電氣化水準顯著提升,大功率家用電器快速進入農村家庭,2016-2019年實施專項工程覆蓋地區的農村家庭新增空調4776萬台、冰箱4393萬台、洗衣機3808萬台、電視機3863萬台、電炊具4780萬台。特色農産品、鄉村旅遊、農村現代物流、村鎮電商等新業態發展有了堅實的電力保障。


以服務和數字化變革開闢産業發展新空間


“十三五”時期,隨著我國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準開放走向縱深,變革亦成為電網發展的鮮明主題。




“獲得電力”服務改革推動電力營商環境實現飛躍——


世界銀行的最新《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我國“獲得電力”指標排名已由2017年的第98位躍升至第12位,“獲得電力”指標已接近或位於全球最佳實踐前沿,線上辦電、電子合同、移動作業終端等創新做法值得向全球推介。


2016年以來,我國以領先世界的力度開啟“獲得電力”服務改革,在北京、上海率先進行重點突破。兩地小微企業辦電環節由6個壓減至2個,達到全球最佳水準;全過程辦電時間由平均143.2天壓減至10天以內;戶均辦電成本由平均21.2萬元降至零。卓越的電力營商環境為培育實體經濟發展沃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為降低社會用電成本,電網行業連續完成多輪降電價任務,2018年降低社會用電成本超過1600億元,2019年降低企業用電成本846億元。2020年2月以來,電網行業執行一般工商業電價、大工業電價降低5%的要求,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合計降低用戶用電成本約540億元。


數字化轉型帶動産業升級和産業鏈共同發展——


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的融合在“十三五”時期提擋加速,電網企業在數字化、智慧化轉型上加速佈局。國家電網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力專用通信網,實現4萬億設備資産、5億隻智慧電錶的線上管理。南方電網全面建成基於南網雲的新一代數字化基礎平臺和廣泛的網際網路應用。電力大數據應用在服務政府決策和社會治理、支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進行環保監測、服務小微企業授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電網的數字化轉型也為“新基建”注入了強大動力。2020年全國兩會將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納入“新基建”融合基礎設施的重要內容,各電網企業迅速響應。國家電網發佈“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聚焦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5G、人工智慧等領域,2020年總體投資約247億元,預計拉動社會投資約1000億元。南方電網發佈融入和服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大力加強數字電網基礎設施建設,放大電網資源價值。


五年為期的檢視與思考接續五年為期的規劃與發展。“十四五”將啟之際,中國電網向著高品質發展的方向重整再出發。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