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周晶、方經綸)我國科技水準歷經幾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奮鬥,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創新邁上了新臺階。今後我們不僅要保持開放創新,更要實現科技自立,尤其是增強顛覆性原始創新能力。近日,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盧耀如在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部記者專訪時表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實現科技創新首先要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
盧耀如院士近照
強國論壇:70多年來,科技工作者接續奮鬥,中國科技實力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歷史性跨越,具體到地質勘探領域,我國取得了哪些顯著成果?
盧耀如:由地質科學所指導的地質礦産資源勘探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國的地質科學雖然起步晚,剛開始處於跟跑階段,但在部分領域已有獨立自主,創新發展的勢頭。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起,各種重要的礦産資源,例如有色金屬、黑色金屬、非金屬礦産資源、煤炭等等被我們勘探開發,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新疆及西南以及東北大慶等地方發現的油氣田,更是對我國工業的發展給予了很大幫助。在水利方面,我們對淮河、黃河、長江、珠江等9大流域以及許多中等流量河流,先後進行了水利水電資源的規劃及開發。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地質工作引進了“3S”技術,即: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資訊系統(GIS)和遙感技術(RS)。這些技術對地質學的影響很大,中國地質工作者從中學習到了許多當時比較新的科學理論與技術,對日後自主發展“北斗”衛星、國産遙感技術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今天,我國月球探測器已經實現月球表面著陸、取樣,載人深潛器也能夠下潛到萬米深海,在科技發展這條跑道上,我們已經從跟跑逐漸地變為了並跑領跑。
舉個例子,1975年時,我國宣佈珠峰探測高程為8848.13米,今年我國與尼泊爾共同宣佈了新高程為8848.86米,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測量珠峰高程的儀器都是我國自主生産研發的,我想這不僅是珠峰的新高程,而且是中國科技的新高度。
科技發展今後還有更長的路要走,我們必須腳踏實地,不能自滿,也不要妄自菲薄。
強國論壇:科技創新離不開科普。作為地質學著名專家,您覺得如何培養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與熱愛?
盧耀如:追求科技創新首先要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青少年科學普及有兩個內涵,一個是在日常中讓孩子們認識科技,了解科技並且應用科技,例如導航定位系統,科普工作不僅讓他們學會使用導航,更是讓人們知曉導航系統的原理是什麼。
科普工作的另一項任務,就是讓孩子們提高對於科學的興趣,對學習科學、研究科學産生一種渴望,從而立志成為這方面的專家,很多青少年兒童,就是通過科學普及最終踏入科技工作的大門的。
科普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另一個方面,就是對於生命的保護。科普關於災害防治的相關知識是很重要的,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播上每天都在做戴口罩、常洗手等日常防護的科普宣傳,日積月累下來,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提醒,最終會凝聚成控制疫情的強大力量。
強國論壇:在您看來,評價一個人的創新能力,除論文外更應該突出什麼?在高校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方面您有何建議?
盧耀如:我認為評價一個人的創新能力,學識很重要,但不僅僅局限在這一點,要考慮“德、智、體、文、創與志向”六個方面。我將它們總結為六個短語,那就是以德立人、培智育人、鍛體健人、融文喜人、創新驕人、時代強人。
一個優秀的科技工作者,應當學識淵博,創作的文章不僅要表達學術理論上的造詣,更要體現在科研實踐中的感悟,所謂實踐出真知,走出“象牙塔”作出的文章才是最好的;應當意志堅定,就算經受磨難挫折仍甘願奉獻;應當與他人團結友好共同奮鬥。如果我們每一個科技工作者都能做到這樣,我們的科研環境就會越來越好。
強國論壇: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但仍存在短板。關於進一步完善生態環保工作,您有哪些對策和建議?
盧耀如: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非常重要,也非常不容易。發展經濟勢必要開發各類資源,但不注意生態環境保護,就會激發或催發及加劇災害的發生,如果這樣我們反而得不償失,不僅達不到經濟發展的目標,而且會因為災害而付出更大的代價。
所以我們在規劃任何建設發展項目前,首先應當去衡量它的利弊得失,用科學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護好生態環境。在開發期間,我們不能因為追求經濟利益而削減、捨棄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經費保障與技術支援。在項目工程的後期,我們還需要構建起及時有效的後期監管機制,這樣一旦監測結果出現了問題,可以立即組織專家商議解決方案,避免潛在的危險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