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夏令美食“老雞頭”原來是它!韌中帶糯滿口清香
菱芡即菱角和芡實(北京俗稱老雞頭),二者均為水生植物,在明清時期,是北京人很喜歡的夏令美食。《燕京歲時記》載:“七月中旬則菱芡已登,沿街吆賣,曰:‘老雞頭才上河。’蓋皆禦河中物也。”金雲臻先生出身於世居北京的旗籍仕宦之家,他在《饾饤瑣憶》中説:“北京近郊以及一部分市區都有水域,適宜種植水産,平時所吃的菱、蓮、藕、芡不少,取給於市內外。”
北京在古代曾經河渠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佈,水資源十分豐富。朝陽區東北部、大興區北部、海澱區西部等地,歷史上都曾有大型湖泊。朝陽區東北部有個金盞鄉,“金盞”就是一個湖泊的名字。明末清初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説:“金盞兒淀,(通)州北二十五里,廣袤三頃,水上有花如金盞,因名。”
廣闊的水面,眾多的河流湖泊,不僅成為天鵝、野鴨等禽類的繁衍生息地,蘆葦、蓮藕、菱芡等水生植物更是比比皆是。《帝京景物略》記載:“玉河橋水亦關矣……水一道入關,而方廣即三四里,其深矣魚之,其淺矣蓮之,菱芡之,即不蓮且菱也,水則自蒲葦之。”明代蔣一葵在《長安客話》中説,西湖(昆明湖)“萬曆十六年……近為南人興水田之利,盡決諸洼,築堤列塍,為菑為畬,菱、芡、蓮、菰,靡不畢備,竹籬傍水,家鶩睡波,宛然江南風氣。”蔡省吾的《北京歲時記》中記載:“七月中旬菱芡已登,賣菱者以剪夾開,以荷包之。賣芡者但喊老雞頭才上河。”鄧雲鄉教授在《雲鄉話食》中寫道:“北京有不少的水面,夏天天氣夠熱,有適宜的氣候,只要有種子,又會種植,便能種出菱來。北京建都幾百年,南方流寓人口很多,傳來不少水生植物的種植技術,蔣一葵所説‘南人興水田之利’,這都是真實歷史情況。菱的種類很多,三角、四角、二角,或大或小,顏色有綠,有紅,有綠中帶紅,還有咖啡色的老菱。”
“秋日心容與,涉水望碧蓮。紫菱亦可採,試以緩愁年。”這首《採菱曲》為南北朝時期江淹所作,柔美細膩,婉轉動聽。明代詩人張元凱的《採菱詞》則勾畫出一幅絕妙的採菱圖:“菱角何纖纖,菱葉何田田……嬌容入花亂,素腕隨荇牽。要住語綢繆,風動裙帶偏。”
每到夏季,在北京城內城外的水域,常有唱著“採菱曲”的姑娘們。據端木泓《圓明園新證——長春園蒨園考》記載,乾隆時期“蒨園八景”之一的菱香沜,是一座卷棚歇山式方形水榭。在它周邊區域,“全呈面水之勢,垂柳披拂,碧綠四溢;岸邊石磯淺瀨,芰荷菱芡鬱興蹙水,一派江鄉林塘景色。”水面上荷葉田田,菱芡飄香,人們劃著船,在此採摘菱角芡實。乾隆帝有詩曰:“風前度彌靜,雨後香益清。仿佛吳興岸,菱歌唱晚晴。”
北京的菱芡上市較早,一般在陰曆六月初。金雲臻先生寫道:“北京賣老菱的小販臂挎一荊筐,上蓋藍布,用大蒲葉一包包地包好鮮菱或熟菱,不論斤,成包賣。當時一包不過三五個銅板……芡實,北京稱老雞頭,因它的全型確實像一隻老雄雞頭。剝下的芡實稱雞頭米,過去北京人幾乎家家愛吃,比瓜子、花生還要受歡迎。”“北京附近所産的菱,為六角菱,實小皮薄……菱雖小,但菱肉壯實,熟食、鮮食都很有風味。”鄧雲鄉也説:“幾十年前,什剎海、德勝門外雞頭池、菱角坑出産的菱角……生時綠中泛紅,煮熟後呈褐色,吃起來極其鮮嫩,較之江南老菱好吃得多。”
芡實的味道也是極好的。金雲臻説:“芡實有老、嫩、‘二蒼’之別。老者綠中帶紫,嫩者淺黃,只有二蒼呈碧綠色,最中吃……芡實米粒如珠,嚼起來有韌性、有水産物的清香。特別是二蒼的韌中帶糯,特別好吃。沉李浮瓜都缺乏它的雋永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