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年代經濟建設時期,服務在不同崗位上的共産黨員,如何在複雜紛紜的社會生活中,抗拒誘惑抑制慾望堅定信念篤定初心,保持共産黨員應有的精神風貌,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出共産黨員的先進性和示範標桿作用?特別是退休後的老黨員,如何做到退休不忘初心信仰,年紀大了不降低言行標準,全心全意為民服務一輩子呢?贛州頤養堂中醫院共産黨員李漢琍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作出了生動的詮釋。
工作單位變了,為病人服務的初心沒有變
李漢琍同志出生在贛州。1962年師從贛州市最早正規科班畢業、全國著名中醫師陸劍塵先生。她年輕時工作在贛州地區公費醫療門診部,隨後調入贛州冶金機械廠職工醫院。工廠轉制自己退休後進入社會化的民營醫療機構。從事業單位到企業醫院再到民營醫療機構,儘管工作單位性質發生了重大變化,但李漢琍從未離開過中醫這個職業,一直在中心城區這個服務領域,為愛她尊她篤信她的中醫療效的贛州老百姓把脈處方解除疾苦。
2020年6月15日早上八時,李漢琍醫生早早來到贛州醫養堂中醫院門診部,準備為新老病人服務。筆者想採訪她,不到半小時就有三位病人來找李醫生看病,其中兩位是從農村慕名而來的中風後遺症病人。不管病人身份如何,是熟人還是生人李醫生都熱情相迎,細心把脈,斟酌處方。這位年屆八旬的耄耋老人,當天上午就為近20名患者答疑解惑把脈開方。病人滿意地離去了,李醫生卻累得渾身疲憊。是啊,如果沒有入行時立志為病人服務終生的初心所繫,就不可能有退休後如此癡情的堅守。
把自己的初心交給病人,把自己的處方交給社會,這是李漢琍醫生從醫一慣的做法。他認為自己看病的處方對外公開,這不僅僅是病人知情權的需要,更是共産黨員幾十年黨性鍛鍊、胸懷坦蕩,願意並且敢於接受病人選擇、社會評價的開放胸襟。李漢琍醫生對社會上有個別醫生、醫院為了所謂的保密處方需要,採用代號開藥,不給處方不給病歷的做法,給予堅決抵制。李漢琍醫生説,打開自己的處方病歷,其中:理、法、方、藥一目了然;君、臣、佐、使一清二楚。同行們都讚譽這是李漢琍醫生的一種情懷,一種境界,也是一名共産黨員,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病人著想的應有之舉。
服務對象的身份變了,但為醫者的責任沒有變
李漢琍醫生從醫58年來,主要服務對象的身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從黨政機關國家工作人員,轉向工廠職工家屬,再到社會各界人士。幾十年來,李漢琍醫生始終堅持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她從業的最高行為準則,她始終奉行“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的仁者箴言;她尊重病人的人格尊嚴,決不因為病人身份不同而在服務上因人而異。早在1986年,李漢琍醫師就接診了一位年僅23歲“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人,由於西醫沒有特異性的治療辦法,導致治療效果不好,面對蒼白的臉龐,年輕的生命,一股“我要救他”的仁者之愛油然而生,這是一份黨員和醫者的人道擔當。李漢琍醫師查資料、對文獻、反覆請教啟蒙老師陸劍塵主任,確定了補益脾腎,填精益氣的治療方案。經過長時間精心調理,終於讓病人擺脫了死神的魔掌。李醫生不因疑難而退縮,不因風險而回避,不因病人身份不同而區別對待的仁慈博愛之心,贏得了:“你救了我兒子的命,就是救了我一家的命”的讚譽。
面對醫療行業不正之風的影響,李漢琍醫生出淤泥而不染,她堅持只開平價有效的藥物,照顧病人的經濟承受能力。從不因為病人有醫保而放鬆控費,反而常常慷慨解囊,墊付病人藥費。很多病人都説李醫生是菩薩心腸,華佗再世。
個人的身份變了,但共産黨人本質沒變
今年77歲的李漢琍醫生,從年輕的姑娘學徒,到現在的退休老專家,無情的歲月,染白了李醫生的頭髮,但作為黨員和醫者的責任與擔當,追尋的為民謀利益的理念沒有變,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宗旨更沒有變。幾十年來她堅持唱紅歌,朗誦毛澤東詩詞,用毛澤東的思想武裝頭腦,聽黨話跟黨走,保持共産主義信念不動搖。這就是李漢琍同志始終如一的政治信念。退休20年,黨齡38年,李漢琍醫生依然是上班從不遲到、早退的自律者;依然是那位堅持開便宜有效中藥的良心醫者;依然是一見到病人就熱情招呼著的微笑天使。
退休20年的李漢琍醫生,仍然堅持每天風雨無阻的來到贛州頤養堂中醫院,這個老百姓願意去、又能解決問題的基層醫療機構,讓那些患有心血管呼吸消化道疾病的患者,那些轉制下崗退休的老姐妹們,在關切、友好的交談中把病看好了。她常説,作為一名老黨員,老中醫,要在自己還能走動,腦子還不糊塗的時候多為幾個病人解除痛苦。樸素的話語,像中藥一樣樸實無華。這就是一位老黨員的初心,這就是一位老中醫的追求。
[人物檔案 ]李漢琍,女,漢族,1944年12月生,1962年師承全國著名中醫陸劍塵先生;198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産黨;主治中醫師;1986年曾以“廉潔正直,醫德高尚好醫生”為題進行社會宣傳。從醫58年,擅長治療心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胃腸功能紊亂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