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創新驅動>領域研究>

久違了,電影院

發佈時間:2020-05-19 11:20:28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遊蘇杭 閆雨昕  |  責任編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20年,疫情影響下,很多行業停擺了,也有很多行業陷入困局。其中,電影行業就是最受傷的行業之一。

為了生存,很多行業轉到線上。比如“直播帶貨”成了商超和很多消費品行業的“救命稻草”,比如外賣,成了餐飲業的轉型選擇。

然而,輪到電影行業,此“上線”非彼“上線”,“萬物皆可線上”的邏輯,遇到些尷尬。電影“上線”並沒被從業者看成什麼利好。

不過好在,電影行業終於迎來久違的好消息。5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文提出,將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室內場館以及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影劇院赫然在列。

對電影院的“戒斷期”,終於要結束了?中國電影終於等到“遲來的春天”了嗎?

電影業這個冬天有點長。

股市裏抄底的人常説抄到地板上,卻不知道地板下面還有地下室,地下室下面還有……

2019年高喊影視業寒冬的人們,絕對沒想到2020年將會發生的這一切。


圖為春節期間七部電影的撤檔聲明

年初被寄予厚望的“史上最強春節檔”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瞬間啞火。作為影院的重頭戲,春節檔7天的收入往往能佔到全年的10%-15%。然而,今年遭遇的卻是一場連環殺。失去的除了春節檔,還順帶情人節檔,進而整個一季度的收入。

4月29日,國家電影局召開電影系統應對疫情工作視頻會議。會議分析了疫情對電影行業帶來的巨大衝擊和深刻影響,估算全年票房損失將超過300億元。

(圖片來源:企查查)

如此重壓之下,諸多影視公司難以為繼。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4月15日,全國共有5328家影視公司登出或吊銷,是2019年全年登出或吊銷數量的1.78倍。

然而,彼之砒霜,卻是吾之蜜糖。以“愛優騰”為代表的流媒體此番卻“因禍得福”。

藝恩發佈的《2020年Q1線上視頻內容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線上視頻平臺日均活躍用戶達到3.1億,規模同比上升7%。

截至3月底,僅在愛奇藝平臺,分賬票房破千萬的影片數量就達到了13部之多,全網達到22部。而去年全年票房達到千萬級別的也不過40部。

除卻無奈的“被分流”之外,最令傳統影視業頭疼的是《囧媽》拋棄院線投奔線上,觀眾和業界反應雖然“冰火兩重天”,但這也算是正式打響了國內“電影轉網”第一槍。

儘管此後《大贏家》《肥龍過江》《我們永不言棄》也跟著轉網,以單點付費或者免費的形式進行點映,但觀眾此時的反應已漸趨理性。

“轉網”充其量只是一次“叛逃”

其實《囧媽》的“轉網”,充其量也只能稱得上是一次“叛逃”,流媒體平臺的領先也不過是暫時性的。


徐崢、黃梅瑩、袁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9年12月21日,北京,電影《囧媽》“旅行的意義”發佈會。

對於流媒體平臺而言,能夠讓用戶第一時間看到優質影視作品,才是其不斷“拉新”“維穩”的關鍵。

然而目前,內容方面卻始終是流媒體平臺的短板。

縱觀此番票房過千萬的幾部網路電影,評分都可謂慘不忍睹。

從豆瓣評分來看,《巨鱷島》2.8分,《摸金祖師》2.8分,《狄仁傑之深海龍宮》3.3分,《東海人魚傳》3.8分,《法醫宋慈》5.8分……

如此的反差或許與當前盛行的“6分鐘”邏輯脫不了干系。由於“網路電影”的付費點播往往是在6分鐘試看後再付費,且完整觀看6分鐘即可算一個有效播放。在這樣一個邏輯下,“雞賊”創作方也隨之誕生,使盡渾身解數湊出這華麗6分鐘。而到了後面的正片,唉,真是一言難盡。不少觀眾付費觀影后,直呼“受騙”,費錢又費時。

與此同時,網路電影的票房收入也是一大硬傷。回顧近年網路電影票房收入的高點,當屬2018年的《大蛇》,分賬票房首度突破5000萬元,至今無人超越。

“對於一部院線電影來説,千萬票房分成不過是杯水車薪。如果網路電影票房分賬無法跨過億元或十億元門檻,院線級別大片幾乎不可能選擇首發網路平臺。”有業內人士如此分析。

當好萊塢遭遇破局者

事實上,流媒體與傳統影視業之爭並非國內首發,在網路迅猛發展的當下,這樣的爭鬥早在Netflix(奈飛)與好萊塢之間上演。

起初二者的爭奪還是聚焦于放映權。由流媒體平臺Netflix出品的電影《羅馬》上映時,Netflix試圖院網同步上映的做法遭到了北美四大院線的聯合抵制,認為這是對於“窗口期”規則的破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個帶有“迪士尼”標誌的手機殼,背景是“流媒體服務”字樣的螢幕。

此後,隨著《羅馬》斬獲三項奧斯卡大獎,二者的爭鬥進一步白熱化。

儘管以斯皮爾伯格為代表的“院線之聲”對於這類“電視電影”始終嗤之以鼻,但這絲毫沒能阻止流媒體走向奧斯卡獎的步伐。如今,探索電商+電影組合的亞馬遜總裁貝索斯也已成了奧斯卡的“常客”。

嗯?你能想像“馬先生”有一天也站到金雞獎的領獎臺上嗎?

事實上,《羅馬》的得獎不僅是對這部電影的肯定,更是美國電影業轉型的一個里程碑式事件。這意味著以Netflix為代表的流媒體,無論是在內容話語權亦或是宣發權上似乎達到了能夠與好萊塢分庭抗禮的水準。

畢竟,Netflix一年計劃製作50余部原創電影産量,是好萊塢大製片廠的2-3倍,單部影片最高達到2億美元的預算,也是堪比超級英雄電影的一線水準。

與此同時,財報顯示,截至一季度末,Netflix的全球流媒體付費用戶已達到1.8286億人,這也是傳統影業難以企及的。

如此破局者怎能不讓好萊塢感到巨大的威脅?

不過,在Netflix的追逐下,好萊塢也沒有坐以待斃,開始了新的嘗試。去年11月,Disney+正式上線,4月8日,迪士尼宣佈Disney+的付費訂閱用戶已經超過5000萬,而在今年2月,這一數字還是2860萬。

面對這頭號對手,Netflix也無法高枕無憂。由於競爭對手的收回,致使Netflix失去了《老友記》等熱門節目的版權,只能再度加碼原創。

BMO Capital Markets預計,2020年奈飛在原創內容製作方面將花費173億美元,至2028年,奈飛每年將在其原創內容上投入約260億美元。而這對於Netflix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來説,都將是不小的考驗。

儘管雙方爭得炙熱,但對於消費者而言,這無疑是件好事,或許意味著將能享受到更為高品質的視覺盛宴。

你有多久沒進過電影院了?

視線再度拉回到國內,暫停拍攝、延遲開機、資金回籠困難……對影視業的擔憂情緒,從未如此強烈。


萬達電影2020年一季報。(圖表來源:Wind金融終端)

從今年各個影視院線上市公司財報來看,萬達影業、中國電影、文投控股、金逸影視等龍頭企業僅一季度的虧損就已達到億級。除了票房,院線賴以生存的其他經營性收入,如萬達院線利潤貢獻佔比超六成的爆米花等非票房收入,相當於徹底蒸發。

但是話説回來,電影行業真的缺錢嗎?不論是借助IP改編的風口,還是追逐流量帶來的短期收益,過去的幾年,影視行業見證了太多的“跑步錢進”。也收穫了2019年電影票房再次刷出歷史新高,來到642.66億元。

但2019年已經出現的投資規模下降,電影備案數量同比減少三成,單銀幕産出同比下降,觀影人次增長落後於票房增長等系列數據放緩釋放的隱憂早已挂上電影人的眉梢。

至於作品和成績,我們也見證了太多的一地雞毛。

再説影院們與愛優騰的矛盾。一面是遲遲無法復工的焦慮,另一面則是各路流媒體借機搶奪市場,培養用戶線上觀影習慣以獲取“疫”外收穫,疫情或許加速了影視業的“分蛋糕之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原定於2月14日全國公映的動作喜劇電影《肥龍過江》,于當天登陸愛奇藝電影和騰訊視頻,打開“付費超前點映”新模式,並同時釋出終極預告及海報。

觸到地板,到底是繼續跌到地下室,還是就此反彈?

在翻譯君看來,有三個觀點:

一是,面對網際網路時代,線上和線下的對立勢必難以持續,網路視頻平臺的靈活性、多樣性固然無法被忽視,電影院線的儀式感和沉浸感也不會被替代,不論是誰,用更高品質的産品留住屬於自己的客群才是正道。

二是,2020年遭遇的這個極其特殊的時期,不妨可以當做一個影視業優勝劣汰、去偽存真的調整窗口期,能否就此洗滌掉過往演員高片酬、偷漏稅、不務正業等浮誇的成分,回歸本來,回歸服務好電影觀眾這個最重要的用戶,讓觀眾吃上口上好的“精神食糧”?

三是,影院復工在即,子曾經曰過:我們也許不欠中國電影一張電影票,但我們可以考慮去買一張電影票支援中國電影。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