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食尚中國>四季食材>

白菜價格現低谷 部分農戶等臘月出售

發佈時間:2019-11-26 09:39:05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吳寧  |  責任編輯:胡瑞娟

受今年白菜供應量充足的影響,不少企業計劃將冬儲大白菜供應期延長十天到半個月,但不少農戶卻忙著把白菜收進窖裏,等臘月再賣。“今年白菜豐收,供過於求,價格上不去,現在賣出去也是虧。”河北玉田蔬菜種植戶焦志利説,初步計算,今年種的大白菜一畝地虧400元錢,至於存進窖裏的白菜臘月能賣多少錢,“心裏也沒底。”

記者走訪了解到,今年大白菜價格出現“低谷”,地頭收購價格不到兩毛錢,市場批發價格也創近年新低。實際上,這幾年農産品價格“大小年兒”在蔬菜價格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依據北京新發地近5年的統計數據,幾乎每種單品蔬菜都上演過價格“過山車”行情。

收購價格低菜農每畝虧數百元

11月13日,北京迎來入冬後第一輪降溫。記者跟隨一家企業到河北玉田搶收最後一批冬儲大白菜,共13畝。菜主焦志利介紹,應該能砍收12萬斤左右,“每斤批發價0.18元,我還要包砍菜的人工,再加上成本,每斤利潤也就剩下0.09元,哪怕按照1畝收1萬斤算,一畝地也要虧400元。”

焦志利是黃林村本地人,共租了50畝地種菜,26畝地種白菜、24畝地種辣椒,每畝地一年租金1000元,“白菜地一年種兩季,一季馬鈴薯,一季白菜。”

除了當天收割的13畝地種的是“北京3號”大白菜,另外13畝種的是“6零”和“二包尖”兩個品種。“6零”賣得更便宜,在地頭以批發價每斤0.1元賣出去的,刨去成本,每斤利潤只剩下0.04元。

眼瞅著“北京三號”和“6零”都要虧錢,焦志利捨不得賣“二包尖”了,他種的7畝“二包尖”已全部收割,現在碼在地裏蓋上了塑膠膜,準備入窖冬儲,“進臘月了再賣,能賣多少錢也不知道,興許比地頭多一些,興許還不如在地頭賣得好。”

焦志利表示,近4年大白菜行情都不太好。2016年,大白菜拉到家裏存起來,最後賣每斤兩毛四五,算一算還不如在地頭八九分錢一斤賣了。第二年,每斤賣一毛八九,去年一斤賣兩毛,後來賣到一毛四。“今年剛開春兒的時候白菜倒是漲了,那是因為窖裏沒菜了。下半年農民又種多了,(賣不出去)好多早菜都直接刨在地裏不要了,一季白幹了。”

焦志利説,這麼折騰幾年,大家都沒積極性了,心裏也很矛盾,大白菜在地裏賣不上價,要不拉到家裏儲一冬天?但砍菜、運輸都得雇人。所以有的人不管貴賤能賣就賣,有的人還想存進地窖再等等。

京津冀農産品行業聯盟秘書長尹作豐介紹,玉田縣大白菜主要供應北京、天津、東北等地,其中銷售到北京市場的佔30%以上。以今年的行情,玉田縣大白菜菜農每畝地要賠300元到500元,“今年玉田大白菜地頭收購價在每斤0.13元-0.14元,而農民種植成本在每斤0.18元左右”。

玉田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技師李長增告訴新京報記者,據統計,今年玉田16萬畝大白菜的總産量約在22億斤左右,包括居民熟悉的“北京三號”、“天津青和黃心菜”等,“今年玉田大白菜菜價走低,除了因為蔬菜市場菜價低迷外,也與張家口、山東等地區大白菜豐收且未能實現時間錯峰有關,市場飽和的狀態下,玉田大白菜很難賣上價。”

白菜入窖儲存近期價格略有上漲

物美集團果蔬採購負責人柳楠説,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冬儲大白菜便宜了30%左右,對於市民來説是好事兒,但對於種植戶來説,這麼低的價格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來年白菜産量減少,價格有可能會漲”。

柳楠做了近十年的蔬菜採購,今年是他認為最艱難的一年,“什麼菜價格都上不去,去年同期西藍花一公斤12元,今年一公斤均價不到6元;再比如大蔥,往年從來沒有低於1元的時候,今年我們賣到了0.79元,成本還能持平”。

“這兩天大白菜批發價每斤0.36元,剛剛漲一點兒。”北京新發地白菜批發大戶王勇志説,一週前,大白菜批發價還在0.26元左右,“近期農民的白菜都入窖了,供應量減少,所以價格漲了一點。”王勇志説,之前白菜價格實在是太便宜了,菜農都不願意賣,“在地頭批發價每斤0.13元左右,刨去人工費,落到農民手上的不到0.1元。”

王勇志直言,這幾年白菜行情一年不如一年,主要就是白菜太多了。以前白菜主産地固定在河北玉田、唐山、秦皇島、固安,少量在河南。但這幾年,山東、河北、河南、內蒙古好幾個蔬菜主産區,一到這個季節都種白菜,“供大於求,白菜自然賣不上價錢。”

“供大於求産生的富餘産品會浪費”

記者從北京新發地市場了解到,近幾年,農産品價格“大小年”在蔬菜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2015年-2019年,多種單品蔬菜都在上演價格“過山車”。

舉例來説,大蔥目前的批發價格每公斤1.2元,近5年同期最低,去年的批發價每公斤是2.4元。

新發地“大蔥單品大王”毛勇習介紹,去年山東壽光遭災,夏天種的大蔥都被淹了,河北、東北大蔥的種植面積又不大,導致去年同季節大蔥價格比較高,凈蔥每斤能賣到1.2元,毛蔥也能賣到0.7元一斤。“別小看0.7元一斤,大蔥畝産1萬斤,高的能到1.2萬斤,一畝地農民的種植成本不到2000元,這樣一畝地種大蔥農民能賺到七八千塊錢”。

毛勇習介紹,由於去年山東大蔥供應量不足,瀋陽大蔥、河北大蔥價格也水漲船高,今年農戶就跟風種植,山東、河北甚至河南、山西、內蒙古等地都種上了大蔥,種植面積比去年多了約五分之二。今年風調雨順,農業沒有遭災,大蔥供應量偏大,價格自然上不去。

不少新發地市場商戶表示,蔬菜“無災價賤”成了普遍現象,今年蔬菜供應量比往年都好,但從夏到秋,蔬菜價格一直低迷,10月之前,菜價是近5年同期最低的,很多品種蔬菜出現“賣難”現象。進入11月,受到北京蔬菜供應地由北往南轉換的影響,部分蔬菜價格出現上漲,但漲價之後的蔬菜價格仍處於低谷。

比如,今夏以來西芹行情都不是很好,主要是因為菜價格較低。有商戶反映,今年秋季,山東、河南等地的西芹種植面積都比往年大,目前上市量要比往年充足,導致價格低迷。

有商戶表示,蔬菜是時令産品,無法在價低時購買貯存,菜價低時,蔬菜需求量不會改變,供大於求産生的富餘産品最終會浪費;蔬菜供應能力不足時,菜價暴漲還得讓市民來承擔。

建議

農産品種植應讓供求回歸平衡

北京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直言,當前的蔬菜價格陷入一個“怪圈”,即農産品豐産不一定豐收。風調雨順時,蔬菜供應量大、菜價低迷,很多品種價格都在成本線之下,甚至還會滯銷,種植者損失慘重。他認為,現階段農民掌握的資訊與市場資訊不對等,種植比較盲目,什麼價格高種什麼。

張玉璽建議把農民組織起來,走規模化道路。“農産品種植應該讓供求回歸平衡,而不是千方百計提高産量,産量越高價格越便宜,農民就不掙錢。”同時,農産品一定要打品牌,品牌代表品質和種植者品德,有了好品牌以後,還要會宣傳,“好山好水出好果,好果還得靠吆喝”。

毛勇習表示,相關部門應重視這個問題,引導農民不盲目種植,同時持續種植,“不要什麼賺錢種什麼,也不要虧了錢就不種了,只有持續種植,有了規模化,採購商才願意購買,才能避免農産品一多就滯銷”。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