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國際合作>創新園區>

寧夏:科特派趟出創業扶貧新路

發佈時間:2019-10-17 16:43:38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王迎霞  |  責任編輯:蘇菁

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科技特派員趙順山(右三),成了移民村裏的“果樹專家”。受訪者供圖

除了紅色,寧夏還收集選育出了“七彩枸杞”。這樣的新鮮事把眾多目光吸引到了寧夏中寧縣杞鑫枸杞苗木專業合作社。其創辦者並非來自科研院所,而是以朱金忠為代表的7位科技特派員。

截至目前,像朱金忠這樣的“法人科特派”在寧夏達到了1500家,科特派人數更是穩定在3411人。他們服務農戶30萬戶,帶動9萬人就業,促進18萬農戶增收,奔走在創業道路上的科技特派員,成為推動全區現代農業發展的強力抓手。

打通體制完善機制,突顯農民主體地位

2002年,趙順山還是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林業技術服務中心的一名技術員。那年9月,寧夏啟動實施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引導廣大科技人員和社會各類人才紮根農村開展科技創業服務。

趙順山義無反顧地加入了這支隊伍。然而單位牽扯事情太多,他無法專心在基層服務,更有風涼話説,整天不來上班,憑啥在外多掙一份錢。

藩籬在2008年9月打破。寧夏印發《關於深入開展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的意見》,明確支援專兼職科技特派員創辦企業,成為法人科技特派員。

從此,趙順山一門心思投身到農村的廣闊天地。

在銀川市靈武市沃益農種植專業合作社,史進也深感寧夏政策扶持力度之大。這個靈武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保留的“公家人”,2008年自主創業,2013年與人合辦合作社,並讓農戶參與入股。“市場內生動力使然,更是因為管理體制上的轉變。”史進直言。

“任何發展都要夯實制度基礎。”正如寧夏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郭秉晨所説,寧夏首先打磨政策體制,為的就是保障科技要素促農增效、帶農致富,讓科技特派員與農戶持久雙贏。郭秉晨表示,體制暢通後最大的變化就是讓科特派和農戶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從自上而下的指導轉為面對面的服務,真正突顯農民的主體地位。

創業是基礎,創新更關鍵

打通制度經絡後,擺在寧夏科技特派員面前的創業之路一下子明朗起來。

將示範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培育現代農業生産經營主體和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作為三大重點;將科技特派員培訓、創業項目實施、政府投入與金融支援作為三大支撐……寧夏科技特派員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王正義説,這些舉措讓寧夏科特派創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

目前,全區新三板上市的科技特派員企業已達8家;2018年,國家級科技特派員創業鏈——寧夏正鑫源現代農業發展集團“葉盛貢米”在歐盟有機食品認證中,1230項檢驗結果全部合格,成為行業翹楚;2019年,中國(長沙)國際大豆食品加工技術及設備展覽會上,寧夏法人科特派創辦的興豆緣豆製品有限公司榮獲“中國豆製品行業50強”稱號。

要創業,更要創新。

為保證枸杞苗木的品質和純度,朱金忠成立了枸杞種質資源保護與研發中心,不但基本實現了工廠化育苗,兩個新品種還向林業部申請了國家保護,制定的《枸杞週年扦插育苗技術規程》更是成為地方行業標準。

“寧夏科技特派員在創辦、領辦龍頭企業或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過程中不斷探索,勇於實踐,最終使自己成長為業內專家,帶農民走上致富道路。”王正義感慨道。

加強激勵政策引領,帶動農業更好發展

王玉靜是寧夏推行科技特派員激勵機制的一個典型。今年5月,他獲頒“寧夏最美科技人”殊榮。“能得這個獎,都是因為科技特派員的身份。感恩黨的好政策!”這位紮根吳忠市利通區扁擔溝鎮的漢子,帶領鄉親科學種植富硒蘋果,面積從300畝發展到1萬多畝。與別人不同,他特別注重黨建的引領作用,在合作社成立了非公黨組織,分別被自治區和利通區評為四星、五星級黨支部。

多年來,寧夏全區各級黨委、政府把科技特派員納入人才隊伍管理之中,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個人和派出單位給予表彰獎勵。創業行動中成效顯著的項目,還能納入自治區科技進步獎勵評選範圍。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主動加入科技特派員隊伍,並將自己的知識、經驗及“網際網路+”理念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農戶。

生於1983年的馮補洪,2016年成立了青銅峽市樂寶農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大壩鎮中灘村四組農民李娟笑著説:“馮總的好多技術和想法我不是很懂,但跟著他幹,心裏踏實。”

放眼寧夏,經過17年的探索與實踐,2000余名科特派在産業各環節流轉土地30多萬畝,創辦、領辦農業生産經營主體1400余家,全區現代農業發展獲得有力推進。科技部兩次在寧夏舉行現場會,28個省市自治區考察團前來觀摩交流,科特派創業行動“寧夏模式”向全國推廣。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