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國際合作>優化配置>

數字政府一體化運作 護航高品質發展

發佈時間:2019-07-24 14:43:44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蘇菁

“原來辦營業執照要一個星期左右,現在資料齊全的情況下一天就能搞定;一些特殊許可證原來需要10到20個工作日,現在在廣州南沙只需3天。”廣東醫谷産業園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謝嘉生高興地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該公司能夠如此便利辦事,源於廣州南沙率先試點上線廣州市“人工智慧+機器人”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系統,實現了無人審批,自動確認,最快10分鐘可領取營業執照。

廣東在國內率先提出打造“數字政府”,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和新一代資訊技術,構建一體化的數字政府。記者在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清遠等地採訪發現,“數字政府”建設優化了營商環境,企業輕裝上陣,讓高品質發展行穩致遠。

尬:煙囪林立與數據孤島“齊飛”

這曾是一段尷尬的現實。

改革前,廣東省直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資訊中心,省直自建系統多達1068個,各個部門資訊系統煙囪林立,數據孤島大量存在。這樣的現實,造成企業和群眾反覆跑辦事窗口、反覆提供證明材料等問題。

以問題為導向,2017年廣東啟動“數字政府”改革,省委省政府對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旨在打造一體化高效運作的“整體政府”。

廣東將騰訊、華為、三大運營商等最優質的資源組織起來,組建數字廣東網路有限公司。公司匯聚了全國甚至全世界頂尖的大數據人才、網路人才、運營開發人才,承擔政府原有的機械的、基礎的建設工作。

數字廣東公司首席執行官王新輝認為,通過“政企合作、管運分離”模式,在管理端,把政府的職能回歸到行政單位,從事資訊化的頂層設計管理;在建設端,把社會的優勢資源集中在一起,按照市場化的方式來進行運作,有效解決了人才不足、建設機制相對僵化、系統建好就落後等問題。

目前,廣東55個省直部門實現互聯互通的數據可以達到14350項,全省數據量達到95億條。基於各部門數據資源,廣東著力建設人口、法人、信用、空間地理和電子證照等基礎數據庫,為群眾服務、為企業提高辦事效率提供數據支撐。

變:從“萬里長征”到“心中有數”

這曾是一件轟動全國的事。

2013年的廣州市“兩會”,廣州新城市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廣州市政協常委曹志偉展示了廣州市投資項目建設審批辦證流程的“萬里長征圖”,引發全國廣泛關注。

如今這樣的情況已悄然改變。“以前是一個一個部門地跑,一級一級地跑,現在只要一個窗口受理,後臺就可以為企業辦各種流程,只要進了這個辦事窗口,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高尚省説。

如今,通過科技等多種手段,廣東實現全省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100個工作日以內,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控制在60個工作日以內。

作為廣東省高品質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佛山順德蹄疾步穩。該區推進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審批“1121”改革,全面實現一般工業項目從辦理立項到取得施工許可證的行政審批最短在11個工作日完成,房建類建設項目在21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效率領跑全國。

廣清産業園由廣州市委託廣州開發區主導園區開發。該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胡志軍表示,廣清産業園對企業籌建實行“一站服務+5個集裝箱”流程改革,全流程審批時限不超過72個工作日。

在企業開辦方面,記者得知,廣東省開辦企業平均辦理時間由30個工作日壓縮到了5個工作日,大大提高了企業的開辦效率。

上:積聚高品質發展的“內力”

這將是一個美好的未來。

記者在廣東走訪發現,廣東以制度創新+技術創新不斷“啃硬骨頭”,對外釋放出了強烈的信號,讓外界看到了廣東推動高品質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市場對此信心滿滿。

企業向上。廣州富強實業集團總經理王南海説:“清遠項目從立項到投産,僅用了半年時間。企業原來是二級供應商,現在成了關鍵零部件供應商。”謝嘉生透露,廣東醫谷産業園已引進2名院士和7名海外高端人才,發展蒸蒸日上。

市場向上。在佛山,前5個月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7萬戶,同比增長25.07%。在廣州南沙區,上半年全區新設企業23509家,同比增長41.7%。

廣東向上。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實現地區生産總值突破5萬億元,達到50501.17億元,同比增長6.5%。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提高至56.5%、31.6%。(本報記者 龍躍梅 唐婷 葉青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