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範圍內掀起的“漢語熱”,全球遍地開花的孔子學院,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而在國內?唐朝胖仕女吃湯圓爆紅網路,唐代仕女活了;禪意歌者劉珂矣一首《半壺紗》受得了廣大音樂愛好者的好評等等…….這些都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時的精彩呈現,何謂中國文化傳承?它拉近我們和歷史的距離,不是隔著玻璃冷冰冰地看著,文化的傳承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哪怕是每天在用的醬油那也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
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醬又是極其重要的一筆,不動聲色中彰顯其價值。俗語中説:“醬者,百味之將帥,帥百味而行”,醬為調味品,但為百味之統帥,不管吃什麼都要用醬調味,這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特點,直到今天,不少菜係中仍有充分體現。
人們在做醬、販醬、吃醬、論醬過程中形成的某種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逐漸影響到民族心理和民族生活方式,影響到民族文化。也可以説,醬文化塑造了中國人的性格,直接或間接熏陶了中國的人文精神。
經常聽到一句口頭禪:我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作為打過醬油的小編來説,打醬油可是個技術活,不光是技術活,它還是兒時的回憶。在中國傳統生活中,當母親炒菜中途發現醬油沒了,往往會派大點的孩子拿著空醬油瓶,一路小跑兩、三分鐘去把醬油打回來。
再後來,這代孩子慢慢長大,離家求學或工作,沒有多少機會去小賣部打醬油了。醬油、白酒、食鹽等早就告別散裝形態了,各種精美包裝的品牌食品在超市的貨架上,在電商平臺的網店裏,琳瑯滿目,打醬油這個詞彙早就成了歷史。
現今,中國堅持傳統手工生産醬油的醬園沒多少家了,勤勞的中國人又怎會讓流傳幾千年的文化就此沒落呢?清香園中國醬文化博覽園等富有文化傳承氣息的場所就此産生,這裡是醬文化愛好者聚集之地,是遊客學生的遊覽之地,是學者的教育之地。
“體驗長輩兒時味,常憶父母養育情”吃醬油拌飯、打醬油、觀手工制醬作坊、遊現代化醬油生産線,這些都成了文化傳承與體驗、機械化生産和傳統手工碰撞不可或缺的形式。我們吃的醬油是怎樣生産出來的呢?在這裡你可以穿越古今,找到古代與現代的兩種答案。一碗放到現代毫不起眼的醬油拌飯可是貧困時期無數人不肯忘卻的回憶,儘管許多年過去了,但兒時的味道依舊記憶猶新。一份煨好的豬油、鮮香的中壩口蘑醬油拌上剛出鍋的米飯,一份醬油拌飯,引發幾代人的味覺回憶。
而這些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只有通過有效的教育普及,才能獲得人們的認知、認同和踐行,成為活著的基因、不斷的文脈,得到真正的傳承和發展。採用寓教于樂的手段,注重生活、生命體驗和實踐養成,在醬文化傳承過程中打醬油就成了不錯的選擇。
每年春秋兩季學生研學活動,不少學校會選擇中國醬文化博覽園這樣的場館作為課外教育實踐基地,復古的醬缸、古樸的醬油提子、打醬油的趣味,讓學生流連忘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傳承更多是基於生活、生命體驗的理解過程。基於生活、生命體驗的文化傳承必然是情理交融、充滿個性的,不同體驗情境就會得出不同的理解,難以也不必找到統一的標準答案。
小小的一瓶醬油,突出了匠心,傳統的工藝與現代工藝相結合,如此才有一瓶好醬!好醬油像好酒一樣,越釀越醇,是時間與付出的濃縮,沒有時光與堅持難以釀出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