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食尚中國>四季食材>

“黏糊糊”卻有營養 這些餐桌“常客”可助消化吸收

發佈時間:2018-08-15 13:41:05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  作者:張華瑞  |  責任編輯:楊碩

經常下廚的朋友們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觸:每當處理一些滑溜溜、黏糊糊的食材時,總感到很不舒適,恨不能直接用水把粘液都沖掉。殊不知,這些黏液可能都是營養和精華。那麼,食物上的黏液到底是什麼呢?有粘液的食物都有哪些呢?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部主任醫師蔣建華介紹,食物的黏液物質屬於多糖類,對人體的益處很多,在胃腸內能延緩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可以降低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風險;有利於腸道清理、緩解便秘,並能增強免疫力。

“黏糊糊”的食材並不少,以下這4種食材就是人們餐桌上的“常客”:

1.銀耳。據大河網報道,銀耳又稱雪耳、白木耳,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滋陰潤肺的作用,銀耳中的黏液成分銀耳多糖可延緩衰老、抗氧化,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同時,銀耳中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鈣、鐵、磷、鉀等多種礦物質。

2.秋葵。大河網提到,秋葵黏液包含著豐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胃腸道蠕動、減少膽固醇吸收,還有降脂通便的作用。除此之外,秋葵還含有豐富的黏性糖蛋白、黃酮、維生素和鉀等營養物質。建議在烹飪時,秋葵最好不要切片,儘量保證其完整性,這樣可以盡可能地保存秋葵中的營養物質,特別是裏面的籽和黏液。

3.山藥。《生命時報》提到,山藥中的黏液成分是山藥多糖,具有抗氧化、保護免疫力等作用。山藥多糖易溶于熱水,所以對於澱粉含量高、適合做主食的鐵棍山藥來講,切成段蒸了直接吃,蒸熟後做成山藥泥、山藥糕,或者切成塊煮到粥裏都可以。

4.蘆薈。《生命時報》介紹,蘆薈的黏液成分是蘆薈多糖,具有調節免疫、輔助降糖等功效。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吃蘆薈,其實有些品種比如庫拉索蘆薈,屬於可食用蘆薈,可以用其做菜,去皮後拌酸奶、炒著吃、做湯都行。需要提醒的是,蘆薈中含有潛在安全風險的羥基蒽醌類衍生物,所以要控制食用量,建議不要超過30克,孕婦、嬰幼兒、體弱者不宜食用。(張華瑞)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