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7月27日電(記者冀澤、代超)大腸包小腸、台南滷肉飯、酥炸大魷魚……從菜品口味到店舖招牌再到經營模式,台灣記者在海口市區驚喜地“邂逅”到地道台灣風味小吃街,感受到舌尖上的“親切感”。
“海峽兩岸記者特區行”聯合採訪團日前到訪海南首家“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就業基地”海口泰龍城。這座綜合性商場由台資企業興建、營業已超過25年。人潮涌動的“瓊臺小吃街”就坐落在泰龍城戶外商區的顯眼位置。
“一走進來就很親切。在大陸很多城市品嘗過台灣小吃,海口這條小吃街上的食品最有家鄉味道。”台灣東森電視臺記者楊釗説。
在這條幾百米的小吃街上鋪面相接地聚集著40多家小吃店舖,其中有16家台灣風味小吃店,小吃品類豐富、各具特色。
29歲的台灣青年黃介玄在此經營著台灣風味的燒烤店舖,之前在紐西蘭學習西餐製作的他,畢業後在台灣開起了日式料理店舖,可“客人非常有限、成本開銷大”讓生意無以為繼。
一年前,和家人來海口的一次旅遊,打開了黃介玄的視野。他驚奇地發現海口遊客比想像得還多,商業街區流量大,年輕人也喜歡去逛夜市、吃小吃。他也就此萌生了來瓊創業的想法。
可店舖租用、營業手續辦理、採買原材料等種種現實困難擺在眼前,讓人生地不熟的他一時無所適從。經過多方打聽,他得知泰龍城有對臺青創業的幫扶措施。
很快,在當地政府和泰龍城兩岸基地的幫助下,利用之前積累的餐飲製作和經營的經驗,調整貼合海口當地口味的菜品後,他的燒烤店順利開張並受到食客青睞。
“在旅遊旺季,一天的營業額有時可到六七千元人民幣,一年收入是在台灣的五倍。這比台灣的機會多太多。”黃介玄感嘆道。
泰龍城的創辦者臺商許清朝、吳錦瓊夫婦也是在上世紀80年代來到海南,通過自己打拼和當地政策扶持,一步步發展起來。吳錦瓊説,自己深知創業不易,所以一直在積極引導台灣青年在瓊創業就業,為他們提供創業項目選擇、籌集資金、租金優惠等幫助。
台灣《聯合報》記者許依晨説,這裡不光可以吃到台灣小吃,還可以品嘗到酸辣粉、臭豆腐等大陸地方特色小吃。而且商鋪規劃整齊、街道衛生,經營店舖保持差異性,小吃各具特色。
台灣商人劉森木在台灣從事小吃經營數十年,遊覽過北京、上海、深圳、拉薩等15個大陸城市,還在各地展銷會上推介台灣特色小吃。8個月前,他選擇“落腳”海口。他覺得海南與台灣氣候相似、飲食習慣相近。
他對自己的餐品在海南發展充滿信心。據他介紹,小吃店十幾年前就被台灣當地媒體報道、推介過。但是現在“台灣經濟不景氣,老百姓口袋裏的錢不敢花,導致小吃店經營舉步維艱,很多小吃業者都選擇到大陸來發展”。
吳錦瓊説,海南現在要建設自由貿易區、貿易港,特別是大陸今年出臺“惠臺31條”措施,臺青來瓊發展機遇無限。
海南省省長沈曉明26日在會見“海峽兩岸記者特區行”聯合採訪團一行時説,海南熱情歡迎台灣同胞參與海南建設,希望台灣同胞從海南全面深化改革中受益。他表示,目前,海南正研究制定相關政策,鼓勵臺商臺胞參與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
“海峽兩岸記者特區行”聯合採訪活動於22日啟動。來自兩岸及香港30家新聞媒體的40位記者將在為期9天的活動中對深圳、海南等地進行採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