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食尚中國>美食地圖>

什麼是電商模式下的保知打假的正確姿勢?

發佈時間:2017-05-23 14:08:55  |  來源:中國網-創新視點  |  作者:  |  責任編輯:朱曼碩

原標題:什麼才是電商模式下的“保知打假”的正確姿勢?

5月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對外公佈。根據立法計劃,201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的法律案中確定將在8月審議電子商務法。自去年12月電子商務法草案出臺以來,電子商務法就引發了眾多電商從業者的關注。而在電子商務法第一次審議後公開徵求意見稿中提及了關於電商平臺的智慧財産權保護問題規定,如下:

“第五十四條電子商務第三方平臺接到智慧財産權權利人發出的平臺內經營者實施智慧財産權侵權行為通知的,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平臺內經營者,並依法採取必要措施。智慧財産權權利人因通知錯誤給平臺內經營者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平臺內經營者接到轉送的通知後,向電子商務第三方平臺提交聲明保證不存在侵權行為的,電子商務第三方平臺應當及時終止所採取的措施,將該經營者的聲明轉送發出通知的智慧財産權權利人,並告知該權利人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

電子商務第三方平臺應當及時公示收到的通知、聲明及處理結果”。

對於此項規定,已經引發了業內多種不同的觀點評論。其中,部分評論者認為電商平臺在智慧財産權保護上應當承擔更多監管、審核責任,而不是僅僅在維權事件發生之後僅僅承擔“轉通知”的責任。不過也有部分律法人士認為目前中國電子商務立法尚處於初級階段,還無法對所有電商行為進行十分準確界定,需要更多時間通過實踐完成律法完善。

無論是哪種聲音,我們都可以看到,在電商“保知打假”的認知教育方面顯然已經在近幾年的發展中獲得了長足進步。電商行業從一開始的打假行動逐漸進入到自主保護智慧財産權的強意識階段。可以説,智慧財産權已經成為了不少電商品牌的無形資産。

首先在打假方面上,以阿里巴巴為例,據其今年3月發佈的《2016年阿里巴巴平臺治理年報》中披露線上下打擊上,2016年阿里巴巴協助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880名;搗毀涉假窩點1419個;破獲案件涉案總金額超30億元,相當於2015年的兩倍。

不過電商平臺上假貨依然屢禁不絕,對此現象,相關電商人士認為,原因有多方面,其中較受關注的是電商立法缺失,相關制度對於制假售假問題的處罰仍然不夠嚴厲,制假販假所需要承擔的法律成本極低,讓更多人為了巨大的利潤願意走而挺險。同樣是阿里巴巴的一組數據,2016全年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門共認定和處理制假售假案件線索4495條,案值均高於目前刑法所規定的5萬元起刑標準。截至目前通過公開資訊能夠確認已經有刑事判決結果的僅33例,制假售假案件受到刑事處罰的比例不足1%!

與此同時,在電商打假的進程中,保護智慧財産權意識在電商業者中也開始加速度成長,根據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數據統計,2015年全國共辦理的電商領域專利行政執法案件達到7600件。尤其在網際網路原創品牌不斷涌現時,更多業者開始選擇法律手段保證品牌在市場上能夠獲得更多公平競爭優勢。

而在跨境電商領域,由於專利問題導致商品下架的事件屢見不鮮。例如在2016年3月,美國USITC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美國國際貿易協會)發佈禁令,禁止所有侵犯了segway相關技術專利的平衡車産品的進口,導致包括亞馬遜在內的電商平臺陸續下架相關平衡車,事件之後,眾多商家爭先恐後以高額的費用取得授權,據業內人士估算,目前近100萬台的庫存無法正常銷售,價值達4億美元。而專利事件之後,眾多商家都爭先恐後以高額的費用取得授權。

可見,無論是保知,還是打假,我們可以發現電子商務行業存在治理的三大共同問題。

第一,是如何界定、強化電商平臺在“保知打假”動作中的責任與義務;第二,如何建立更加完備的社會律法機制,深化電子商務領域執法協作調度機制,實現依法治理;第三,針對日益火熱的跨境電子商務,如何提供更好的産品品質、專利執法監管,促進國內監管和跨境監管實現良好結合監管治理。

2017年兩會上,如何打造中國“質”造、中國“智”造成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命題。而打擊侵權假冒是中國“質”造關鍵、推進保護智慧財産權是中國“智”造有力支撐,如何解決電子商務行業在“保知打假”的三大問題、建立電商行業“保知打假”正確姿勢,迫在眉睫。

在5月25日-28日召開的2017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的“反侵權假冒” 分論壇上,與會代表將就電商行業智慧財産權保護、打擊侵權假冒偽劣商品工作以及電商治理的成功經驗展開交流。

據悉,此次論壇吸引了包括阿裏、京東、亞馬遜等電商平臺業者到場,同時將邀請貴州省科技廳領導、貴陽市人民政府領導、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出席,共同呼籲國內外社會各界對智慧財産權保護意識的提升以及動員更多力量支援並參與“保知打假”工作,從而提升電商産業競爭力,完善公平競爭環境,樹立企業誠信和品牌新形象。(文:金蘭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與該網站無關)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