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最近寒潮為啥總愛週末來?有哪些原因?
來源:新京報2021-11-21 14:58:17
大字

【最近寒潮為啥總愛週末來】時隔兩周,又一場全國性寒潮天氣過程正在影響我國。據中國天氣網分析,秋冬季的冷空氣活動具有一定規律性。如果某次冷空氣剛好趕上了週末,在下個週末又撞上新一股冷空氣也是可能的。

據中國天氣網分析,如果氣候變暖加劇,極地冷空氣更容易南下,未來我們可能遭遇更多源自極地的寒潮,那麼這種時間上的“巧合”或許會更多。

冬季冷空氣活動具有一定規律性,兩次冷空氣剛好趕上週末是可能的

時隔兩周,又一場全國性寒潮天氣過程正在影響我國。預計本週末到下周初,超20個省份將受影響,降溫區域將深入華南,東北將再遭強降雪。

回顧今年下半年以來發生的兩場寒潮(10月14日-17日和11月4日-9日)會發現,它們都“狙擊”了週末。10月14日-17日,今年入秋以來首股寒潮來襲,此次較強冷空氣過程降溫幅度大、影響範圍廣;11月7日至8日,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等地遭遇持續強雨雪天氣,多地積雪深度打破當地觀測紀錄,局地達到半米左右。

寒潮為啥總愛週末來?雖然只是時間的巧合,但秋冬季冷空氣的發生確實有規律。

據中國天氣網分析,一般高壓脊控制的地方主下沉氣流,多天氣晴朗,氣溫回升;低壓槽前方多上升氣流,配合水汽,雨雪頻發,冷空氣就是順著槽後脊前,東移南下影響我國。

長達數千公里的槽脊,就是一段大氣長波,它的週期是3到5天,這使得冬季的冷空氣活動也具有一定規律性。冷空氣的週期和強度都會受槽脊強弱的影響,如果某次冷空氣剛好趕上了週末,在下個週末又撞上新一股冷空氣,也是可能的。

如果將視角拉大,從這一段大氣長波,看它所處的整個西風帶環流會發現,這些槽脊活動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各個地區一直在上演。多數情況下,它們在西風帶裏自西向東移動,隨著槽脊的移動,冷熱同時發生。受其影響的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各地,回暖和降溫交替出現,且有時還呈現一定的週期規律性。

極端天氣已成新常態,河南極端特大暴雨也有“暖”的表現

不過,在“極端天氣已成新常態”的當下,槽脊活動有了新特點——它們更容易出現大波動、大振幅,其表現就是不斷上演的大寒大暖的極端情況。

今年年初1月5日至8日的寒潮,讓北方多地刷新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低溫紀錄,但這之後的2月,北方又迎來“史詩級”大回暖,多地刷新同期最暖紀錄。

這種冷與暖不僅直接表現在氣溫上,還間接影響著其他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比如今年6月發生的多起龍捲風事件,是暖濕氣流與冷空氣激烈交鋒的反映,是在大暖背景下發生的;又比如今年河南極端特大暴雨也有“暖”的表現,極端的暖濕水汽為破紀錄的降雨提供了可能。

非正常狀態下,北極冷空氣團可以直接進入我國東北部

單看每次天氣過程,其發生都有不同因素影響,但如果探究影響我國氣溫大波動的深層原因,還得關注更遙遠的北極地區。

正常狀態下,極地冷空氣不容易南下。由於溫度差異大,寒冷的北極地區和相對暖的中緯度地區有明顯的氣壓差,這會導致強烈的西風急流“圈住”極地冷空氣,阻止其向南擴展,同時也會讓西風帶中的槽脊活動相對穩定。

但是氣候變暖改變了這種局面。由於“北極放大效應”,即相比其他地區,北極地區的變暖更加明顯,這導致極地與中緯度地區的溫差變小,氣壓差減弱。一方面冷空氣較易向南侵襲,另一方面中緯度地區的經向環流型加強,更容易出現大脊深槽,更有利於極地或高緯度的冷氣團沿著深槽南下。也就是説,非正常狀態下,極地冷空氣更容易南下。

這種情況下,極地冷空氣團甚至可以直接進入我國東北部地區,造成北方大範圍的寒潮暴雪等劇烈天氣,同時可進一步向南傳播造成我國中東部地區的大範圍降溫。像今年1月5日至8日刷新北方多地氣溫紀錄的超級寒潮就是如此。

預計週末這波較強冷空氣過去後,還會有些補充冷空氣繼續影響我國。寒潮並不是挑著週末來,但如果氣候變暖加劇,未來我們可能遭遇更多來自極地的寒潮,那麼這種時間上的“巧合”或許會更多。

新京報記者王景曦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