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張伯禮稱中國新冠病人後遺症較輕 原因還不得而知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2021-03-06 13:20:23
大字

【張伯禮稱中國新冠病人後遺症較輕】2021年全國兩會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伯禮變得比平時更加忙碌。兩會期間,張伯禮代表在駐地接受了記者的視頻專訪,他圍繞抗疫形勢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思想積極,行動穩妥”是張伯禮代表對當前國內防疫形勢的總結。他指出,目前國內已經沒有高風險、中風險地區,河北省與吉林省的新冠肺炎患者均已清零。張伯禮曾預測,國內防疫形勢到3月初會出現拐點,3月底基本恢復常態。這一預測不會改變。但是,他指出海外疫情仍在蔓延,美國3月4日有近6萬名確診病例,2000多名患者死亡,外防輸入不能掉以輕心,除了防人還要防物。

張伯禮:中國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防控工作。我們之前已經下了那麼大力氣,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今年更添曙光,疫苗開始廣泛接種,隨著天氣變暖,整體情況會越來越好。外防輸入這一點絲毫不能放鬆,不能功虧一簣。

對於新冠病毒變異問題,張伯禮代表一直非常關注。他認為新冠病毒的傳染性變得越來越強,無症狀感染者增多,潛伏期有變長的趨勢。張伯禮代表在石家莊看到過一個病例,潛伏期長達36天。從世界各國的數據分析,張伯禮代表認為目前新冠病毒的毒性有減弱趨勢,病死率越來越低。

張伯禮:今年對我們來説是一個考驗,如果今年風平浪靜,那麼國內的防疫問題基本可以完全解決。我們過去養成的一些好習慣還要堅持,少聚集、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通風、勤洗手。去年我們堅持戴口罩,流感病人少了,兒童肺感染、兒童肺炎、新生兒肺炎都減少了,所以戴口罩還是很有好處的。

兩會期間,張伯禮代表日程滿滿。3月4日夜間,他通過天津海河傳媒中心電視新聞中心的新媒體演播室連線了武漢、河北及海外的醫生,同時接受了多地媒體採訪。在談起自己在武漢主動“收徒”的經歷,張伯禮代表非常自豪,稱“師以生為榮”。

張伯禮代表長期關注新冠肺炎病人的康復治療。他認為中國病人的後遺症出現概率和程度比國外輕得多。在武漢和石家莊,張伯禮代表一直負責病人的康復工作,今年他的議案裏提到要重視這項工作,包括對醫生的培訓和制度安排,同時他也希望能把康復治療納入國家醫保。

張伯禮:中國病人的後遺症和國外比起來相對較輕,原因還不得而知。也許是我們治療得早,也許是我們普遍使用中藥等。我們希望更進一步,讓所有的患者都能完全康復,恢復到發病前的身體狀態。這樣多好啊!

多一份關愛,少一分歧視。這是張伯禮代表一直以來的呼籲。他認為社會的歧視是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的又一次傷害。新冠肺炎病人康復後不會再傳染別人,只是在工作中可能會出現易疲勞的症狀。張伯禮代表建議全社會拒絕歧視,給新冠肺炎康復者更多關愛。

張伯禮:歧視,是確實有的現象。有的家長得了新冠肺炎,孩子受到歧視;有的醫生被感染,康復後被調離崗位;有的單位招工不考慮康復的應聘者。這些都不應該出現,他們得了病應該被同情,大家應該多給一份關照。

此次疫情,給張伯禮代錶帶來了很多思考。在武漢時,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抗疫三月短,格物數年許。”意思是雖然抗疫在短時間內取得勝利,但是分析規律、總結經驗需要幾年的時間。張伯禮代表認為,中國這次抗擊疫情的勝利,在國際範圍內影響巨大,讓很多人看到了東方的思維和智慧。

張伯禮:中國在抗疫方面做得好,經濟也很快恢復,我們的老百姓執行力強。在這種大好的形勢下,我們更應該總結好經驗。我覺得“十四五”的指標,是一個整體的佈局,具有前瞻性,同時更加強調關注民生。讓老百姓有獲得感,讓老百姓有幸福感,更加注重生態,這些都是老百姓期盼的。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