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國民營養計劃三大看點:為"舌尖上的選擇"出新方案

發佈時間: 2017-07-21 10:11:53   |  來源: 新華社   |  責任編輯: 張豐

 

  開展養生食材監測評價 讓“生吃泥鰍式”食療不再重現

  食療養生是我國一種傳統飲食養生習慣,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以簡便、適口、廉價等特點,為不同人群提供了個性化的食養指導,發揮了營養健康的積極功效。

  但近年來,一些所謂的“食療養生”行為也受到全社會關注:從朋友圈裏的養生“爆文”到電視節目裏的“養生專家”,以次充好、摻雜使假式的食療養生方法頻頻出現,甚至宣稱生食泥鰍、綠豆也能治病……種種違規行為,已侵犯到消費者合法權益。

  讓“生吃泥鰍能治病”這樣的所謂食療法不再重現,重要一環是要加強規範,強化各部門綜合監管。為此,國民營養計劃提出,要開展傳統養生食材監測評價,完善相關評價制度。“相關部門將深入調研,篩選出一批具有一定歷史和實證依據的傳統食材,對其養生作用進行實證研究,真正做到去偽存真。”金小桃説,我國還將開展食材中功效成分、污染物的監測及安全性評價,進一步完善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名單。

  培育公眾科學的營養知識素養也不可或缺。國民營養計劃指出,採用多種傳播方式和渠道,定向、精准將科普資訊傳播到目標人群。發揮媒體作用,堅決反對偽科學,避免營養資訊誤導。

  培育營養專業人才隊伍,讓公眾“吃得更科學”

  “吃得好並不代表吃得科學,更不代表營養平衡。”由於長期缺乏專業指導,我國居民的維生素、奶類、豆類食品攝入相對不足,而油脂和食鹽的攝入量又相對偏高,全社會亟須加強營養知識的普及和相關專業服務。

  業內專家指出,講究膳食營養平衡是一門科學,需要營養師等專業人才服務,我國一些高等院校雖然也開設了營養課,一些醫院也設立了營養科,但相較我國13億多人口龐大的營養需求,營養師、健康管理師等相關專業人才短缺,發展不規範等問題仍然突出。

  為解決這一問題,國民營養計劃提出,加快推動營養師、營養配餐員等人才培養工作,推動有條件的學校、幼兒園、養老機構等場所配備或聘請營養師,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展營養教育培訓。

  “相關營養師在臨床領域的配備還有了明確的指標要求,即在臨床營養科室,要使臨床營養師和床位比例達到1:150,組建營養支援團隊,開展營養治療。”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説。

  在加強人才建設的同時,我國還將充分利用大數據等資訊化條件,推動“網際網路+營養健康”,開發個性化、差異化的營養健康電子化産品,如營養計算器、膳食營養、運動健康指導移動應用等,提供方便可及的健康資訊技術産品和服務。



1  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