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糖尿病

糖尿病可怕,並發癥更凶險

發佈時間: 2015-11-26 11:26:41   |  來源: 南方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長期血糖升高會造成腎臟損害

  典型病例54歲的李大媽是糖尿病患者,一直口服藥物控制血糖。由於平時身體沒有明顯不適,李大媽也就沒有規律地監測血糖。一年前,李大媽開始出現眼瞼浮腫、夜尿次數增加的情況。半年前,出現臉部及雙下肢浮腫,並兼有飲食較差、面色欠佳、頭暈乏力等症狀。後經詳細檢查,醫生發現其已出現腎功能下降,慢性腎功能衰竭。

  診療指南臨床上,長期血糖升高以及同時存在代謝異常會造成腎臟損害,糖尿病腎損傷可能在發生糖尿病的較早階段已存在,但在初期沒有什麼臨床表現,症狀往往在得病多年以後才會呈現出來,很容易被忽視。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六成存在慢性腎臟病。其中,家族中有腎臟病者、明顯高血壓、胰島素抵抗或伴嚴重高血壓者等,都是發生糖尿病腎病的高危因素。

  尿蛋白檢測是發現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敏感指標,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自確診糖尿病之日起,即應開始篩查,且此後每年檢測一次尿白蛋白及血肌酐水準;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應從確診後5年開始每年檢測一次。若結果異常,則應在3個月內重復檢測以明確診斷。

  通過控制血糖、血壓延緩或阻止腎病的發生發展,降低糖尿病腎病早期增高的腎小球濾過率和改善微量蛋白尿。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標誌是微量白蛋白尿,如果發展到尿蛋白定性持續陽性階段,無論治療與否,腎臟的病理損害為不可逆發展,3~5年內進入腎功能不全,最終致尿毒症。

  專家説法

  營養治療適用於

  各型糖尿病病人

  嚴格控制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先決條件,也是糖尿病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有些糖尿病患者是因為飲食控制不好,使藥物不能發揮應有的療效,最終導致血糖控制不理想,甚至出現並發癥。而很多的患者也會有這樣的困惑:明明已經吃了多種藥物了,但為什麼血糖還是控制得不理想?

  清遠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醫生梁俊興認為,飲食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療法,是一切治療方法的前提,適用於各型糖尿病病人。輕型病例以食療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例,也必須在飲食療法的基礎上,合理應用運動療法和藥物療法。只有飲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才能發揮好療效。

  梁俊興醫生介紹説,飲食療法通過病人的身高、體重、年齡、病情計算出每日需要的總熱量。消瘦的病人可以適當放寬,保證總熱量。肥胖的病人必須嚴格控制總熱量,以低熱量脂肪飲食為主,減輕體重。有了總的攝入量後再根據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不同的營養素配比方案,最後得出每餐的合理攝入量。在糖尿病病人進行飲食療法的同時可根據病情隨時調整方案。飲食療法應科學合理,不可太過與不及。既不能主觀隨意,這個也吃、那個也吃;也不能限制過嚴,這個不吃,那個也不吃。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科學的、合理的安排好飲食,達到既滿足人體最低需要,又能控制總熱量的目的。

  據了解,清遠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對於糖尿病營養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目前有營養師為患者提供專業的營養治療,積極開展糖尿病飲食治療宣教;開展糖尿病餐,根據患者情況,制定個性化營養治療方案,並有專業廚師根據患者需要攝入量製作個性化糖尿病餐,讓糖尿病患者對於平時的飲食治療得到直觀的認識。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