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公立醫院要實現嚴格公益性需大幅瘦身
發佈時間: 2015-06-01 09:40:02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責任編輯: 許晴
國家應該把錢花在公立醫院服務的重點領域
中國青年報:公立醫院以藥養醫機制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劉國恩:過去的政策希望通過行政手段,把醫療服務費用控制在一個我們認為合理的、人們支付得起的水準。這對200多萬醫務人員的影響最直接,因為他們是事業單位編制。由此,他們的基本工資水準就被控制起來了,醫院的各種服務收費也就被控制起來了。而現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醫務人員工資收入不夠,他們的工資增長需要和其他事業單位編制人員有一致性,而醫療服務收費又不能放開,因為醫療服務是最能體現政府辦醫公益性的地方。所以,政策就在藥品方面開了個口子,這就成為醫院創收的方法。
中國青年報:我國醫療改革過程中有很多成果,但也有一些問題反覆出現,您認為根源是什麼?
劉國恩:近些年來,醫改籌資在醫保制度上步子邁得大,而在醫療服務公益改革上步子邁得小。最大的問題還是國家對自己要辦什麼樣的公立醫院不清楚,即公立醫院的服務重點一直沒有明確。在目標不明確的情況下,國家在行使職責、配置資源上就會出現問題——既想推進公益性,又想在醫院收入等方面進行干預,這就打亂了改革部署,混淆了公立醫院的職責,出現目前這種狀況。
本次公立醫院改革還是沒有講清楚公立醫院的服務重點。我國公立醫院作為主導力量是歷史形成的客觀情況,但下一步醫改必須搞清楚,在公立醫院為主的前提下,政府重點干預的地方是什麼。總是強調大原則,全線推進,沒有太大意義。
中國青年報:您認為公立醫院的服務重點應該是什麼?
劉國恩:我認為國家之所以要辦醫院,就是社會辦醫有完不成的工作。比如目前一些地區醫療服務發展比較滯後,人民群眾購買力相對低,靠社會辦醫照顧不到。再比如疫苗的研究和提供、特殊疾病的研究和治療、醫學生的培養、基礎醫學的研究等領域,往往公共性強,經濟回報慢,可能要過二三十年甚至半個世紀才能收到回報,對社會辦醫的吸引力相對低。這些邊緣的、貧窮的、公共性的、外部性的、基礎性的領域,才是國家辦醫需要關注的重點。因為民辦醫院做不了、不願做,也沒這個義務來做。
中國青年報:您認為接下來應該如何推進醫療改革?
劉國恩:我們目前已經建立了一個覆蓋97%人群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這個制度普惠程度很高,在這個基礎上國家還在推進大病醫保。國家可以不強調辦醫主體,財政投入採取補需方的方式,讓老百姓自己選擇醫療服務方式,只要確保投入的錢不被浪費和貪污就好。
國家也可以抓住部分公立醫院進行改革,以保證公益性。由於財政能力有限,政府需要區分公立醫院和民辦醫院的特點,把錢花在公立醫院服務的重點領域。而且這些領域應該由政府公共財政全面兜底,即使“賠錢”也要做。非重點的就可以放下,靠動員社會力量辦醫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