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兩步就要歇可能是下肢動脈堵塞
發佈時間: 2015-05-20 11:45:13 | 來源: 廣州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中青年煙民容易發生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可發生急性壞死
醫學指導/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張艷副教授
上年紀後走路走不了多遠就要歇息,很多人選擇認命。其實這可能是下肢動脈堵塞導致的“間歇性跛行”,如果不去治療的話,患者的生活品質嚴重下降不説,就連腿都可能因為缺血壞死而保不住,患者最終不得不面臨截肢的命運。幸好,現代醫學的血管介入再通治療已經成熟,可以幫助這些患者保住肢體,重新上路。
文/廣州日報記者伍君儀 通訊員張燦城
病例:
92歲老人死活不肯截肢
92歲的陳老伯來自廣東梅州,3年前開始走不了遠路,初時走300米就覺得小腿酸痛,後來逐漸縮短成100米、50米。到了3個月前,他的前腳背開始出現潰瘍,疼痛難忍,到當地醫院進行了傷口消炎、消毒等處理卻不見好。醫生建議截肢,但他聽説要切掉一條腿後死活不幹,最後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該院的醫生發現,陳老伯的左側髂動脈、股動脈完全閉塞,導致了足部潰瘍和疼痛,於是給他進行介入治療,開通了左側髂動脈和股動脈之後,足部疼痛很快緩解。出院1個月後,他左腳的潰瘍也幾乎都癒合了。
症狀:
下肢動脈堵塞致“間歇性跛行”
很多老人上了年紀以後,經常感到腿腳沒力、發麻,走不了多遠就要停下來歇息,以為自己走累了。中國醫師協會廣東省介入醫師分會常務委員、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張艷副教授提醒,如果開始的時候走1000米就感覺累,後來發展到走200米就不舒服,進一步變成走50米也感覺疼痛,最後躺著不走路也痛,就可能是下肢動脈血管堵塞造成的“間歇性跛行”。這些患者的腳趾發幹,呈紫色或者蒼白,兩隻腳對比發現不舒服的一條腿皮膚溫度較低,這些表現提示下肢動脈有問題,是斑塊逐漸發展後令動脈變細。如果動脈的側支迴圈足夠強大的話,還可以代償一下。
動脈斑塊跟血糖、血脂高有關,張艷建議預防血管病變要多做運動加速新陳代謝,在飲食上可多吃洋蔥、大蒜、醋等,肝臟沒問題的人還可適量喝點紅酒。但是,患者要避免吃肥膩食物,還要少吸煙。如果腳已經腫了,可以抬高下肢讓自己感到舒服一點,或者蹺二郎腿,睡覺時可以在腳底下墊一個枕頭,做運動時可以穿醫用的彈力襪。冬天的時候血管處於收縮狀態,皮膚溫度下降,應注意肢體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