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藥企“多小散亂差” 未來藥企整合將成為亮點
發佈時間: 2015-05-14 11:22:02 | 來源: 中國證券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醫療器械行業並購的核心推手是行業的良好預期和現階段行業競爭加劇形成的明顯落差。行業前景使得大企業願意高價並購有潛力的小企業;行業品質標準提高、成本提升、行業競爭加劇,給醫療器械小企業帶來了一定經營壓力,小企業希望找個更大的平臺,實現産品疊加降低生産和推廣成本,增強銷售渠道的作用。
此外,並購動作較為活躍的藥企還有愛爾眼科、譽衡藥業、嘉事堂、千山藥機 等。在此起彼伏的並購浪潮背後,除了醫藥企業為自己的産業鏈加速佈局之外,原本與該行業不相關的企業,如地産業、科技公司也相繼躋身其中,例如,東軟集團 通過收購,向智慧醫療等新興領域市場佈局。
醫藥行業是未來數年增長較為確定的行業,但受醫保控費等因素的影響,年均增長率逐年下降。 研究機構中康CMH預測,今年醫藥市場整體增幅在13.1%,增幅較去年下降1.6%,而過去5年的平均增幅為19.2%。 在增幅下降中,一些産品線沒有優勢的藥企將承受較大的衝擊,業績將有較大幅度的下滑,在退市制度日趨嚴格的市場環境下,這些醫藥上市公司只有尋求外生性的發展。
GMP改造重塑競爭格局
這兩年來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藥企進行新版GMP認證,由於改造費用較大,不少中小企業淪為上市公司的並購對象。政府寄望于GMP認證能使一部分實力較弱的企業被淘汰掉。
2014年2月,廣藥集團 宣佈,將利用新版GMP認證到期的契機,以旗下上市公司白雲山及其子公司作為運作平臺,在未來三到四年時間,並購20-30家醫藥製造企業。另一業界大款復星醫藥 亦宣稱,將通過並購的方式打造出一條涉足多個業務板塊的醫藥産業鏈。復星醫藥先後收購了萊士輸血、美中互利、奧鴻藥業、蘇州奇天、桂林南藥、廣生藥業等公司的股權。
東方證券 研究表明,我國6000多家制藥企業中,其中70%以上的企業營收不足5000萬元,近20%企業處於虧損狀態。若按照新版GMP投入300億元-500億元技改花費測算,平均每家醫藥企業將投入600萬元-1000萬元,改造費用將付出中小企業2-3年的經營利潤。
《醫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力促到2015年底,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的企業達到5個以上,超100億元的企業達到100個以上,前100位企業銷售收入佔全行業50%以上。
並購基金扎堆成立
5月5日,片仔癀和太龍藥業同日宣佈,分別聯手金融投資機構設立醫療産業投資基金,並各自成立合資公司,以此發力醫療産業投資並購。此前一個月,沃森生物聯手泰格醫藥設立並購基金,以備培育生物醫藥産業的並購對象。上海凱寶亦斥資1億元成立産業並購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