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醫患關係

醫患關係,是一種特殊的“親密關係”

發佈時間: 2015-04-21 11:07:25   |  來源: 解放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人一生中重要的時刻

  是與醫生一起經歷的

  在孟馥看來,醫生與病人的關係,不僅是一種單純的醫療技術關係,通過多年來對臨床心理學的研究,她逐漸發現,病人與醫生之間的交流模式往往與他從小在家庭中的人際關係雛形以及人際互動模式有關。

  有些病人對醫生帶有“天然”的防禦心理,甚至懷有敵意,可能和他成長在一個無法帶給他安全感的家庭環境裏有關;有些病人特別容易和醫生産生矛盾甚至起衝突,可能和他的家庭從小給他一種壓抑感有關,為了挑戰權威,他就會不自覺地選擇一種極端的方式,甚至是攻擊的行為。

  一個人在家庭中最初的人際互動模式對一生都會産生影響,在一般的社會關係中可能不會明顯地表現出來,但是當人進入一種特殊的親密關係,比如戀愛、婚姻時,這種最初的模式就會不自覺地呈現出來。

  醫患關係也是一種親密的關係,這種關係並不是戀愛與婚姻般的親密,但也確實可以用親密來形容。孟馥説:“每個人一生中的重要時刻:生、老、病、死大都是與醫生一起經歷的,當病人走進醫院,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了醫生,這就是一種特殊的親密關係。”

  在這種特殊關係中,病人對醫生的期待比在其他人際關係中的期待高得多,病人在醫生這裡希望獲得安全、溫暖和治愈,就跟孩子受傷了會尋求父母的幫助是一樣的。所以當醫生有絲毫怠慢和冷漠時,病人的心裏一定非常不好受。

  這種期待對醫生來説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挑戰,因為一位醫生每天不僅要面對複雜的病情,要調動和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承受病人的種種期待,面對各種負面情緒的涌入,一旦醫生的情緒調控出現問題,就很容易影響和病人的相處,也就容易形成職業倦怠,激發醫患矛盾。

  孟馥説,她希望醫生和患者對這份特殊關係都能有更多理性的認識,這樣醫患關係也就有了改善的空間和基礎。

  望觸叩聽

  是建立信任的重要儀式

  當醫生理解了病人的情緒、理解了病人對自己的期待後,該如何獲得病人的信任?這是孟馥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現在有不少病人抱怨,找醫生看病,就像找機器看病,醫生總是動不動就開出一大堆檢查化驗單,而不願意好好聽自己説兩句話,有時候甚至看都不看病人一眼。

  “這其中固然有就診病人太多,醫生看不過來的客觀原因,可是從主觀上説,醫生往往在忙碌中忽視了一些本不該忽視的基本環節。”孟馥説,“過去的醫生都強調望、觸、叩、聽,這不僅是醫生最基本的醫療技能,更是醫生和病人之間建立信任與親密關係的重要儀式。”

  當醫生將聽診器在手裏面捂一捂,暖一暖,放在病人的身上,仔細地傾聽他的心跳時,病人會感覺到自己被關注、被重視。一些經驗豐富的老醫生,並不急著開檢查單,而是通過仔細觸摸,就大致判斷出一些常見的疾病。病人把生命託付給這樣的醫生,怎麼會不放心呢?而有了這種信任甚至崇敬感,才會有良好的就醫依從性。

  現在不少醫生感嘆病人的依從性越來越差,給他開了藥他也不吃,讓他來治療他又不放心,還要去其他醫院再查。其實,依從性來源於醫患之間信任感的建立。

  而當病人産生了信任,願意很好地依從醫生的診斷和遺囑時,醫生也會從中獲得最大的職業認同感,醫患之間就能形成良性的互動。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