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醫患關係

通過第三方介入探索醫患糾紛解決路徑

發佈時間: 2015-04-17 10:34:35   |  來源: 黑龍江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各大醫院均加入商業醫療保險

  哈爾濱市採取的“法律診所”進醫院方式,通過第三方介入從法律角度為雙方調解疏導,從源頭上化解糾紛矛盾,成為改善醫患關係的一種新嘗試。

  據了解,對於發生的患者死亡、治療方法不認可等醫療事件引發的醫療糾紛,哈爾濱市採取商業醫療保險的方式,讓醫院、患者及家屬之間無利益相關,一旦通過鑒定認定為醫療事故,由承保的保險公司支付需賠償的費用。目前,哈爾濱市的各大醫院均加入商業醫療保險。以往,發生醫療糾紛,人們一般都尋求醫療專家組的鑒定,但因為醫療專家和各醫院利益相關,擔心其作出不公正的鑒定結果,而引入商業醫療保險,則有望解除醫療事故引發的賠償費用難題。

  “在遇到醫患糾紛時,我們也在極力勸導患者走法律解決途徑,但患者不認可。‘法律診所’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和醫院沒有利益關係,能引導患者走法律解決渠道。”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院長王浙冰告訴記者。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派駐各醫療機構的“法律診所”結合自身工作總結出了一些較好的經驗。哈爾濱紅十字中心醫院“法律診所”總結出了“先安撫、防止鬧、引導走上法律渠道”的工作思路,並摸索出了“倒杯水—自我介紹—勸導—講法律”的工作流程。各醫療機構所在的社區,均派一兩名社會綜治人員在“法律診所”坐班,處理“法律診所”日常的工作。“法律診所”中的高校教師,能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帶領學生共同參與醫患調解,增加了學生實踐機會。

  2016年市直醫療機構全面派駐“法律診所”

  黑龍江省發重律師事務所所長李效同認為,醫患糾紛源於醫患雙方法律意識失衡與法律知識不健全。目前醫患關係中患者的維權意識普遍提高,但大多數醫護人員仍單純地專注于疾病診療,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比較淡薄,忽視醫療爭議的預防和調節。同時,部分患者只強調“維權”不注重“自律”,片面要求一系列自身權利的保障,卻因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缺失而採取過激行為,將醫患矛盾以維權的名義升級為醫療糾紛。

  為此,哈爾濱市“促進醫患和諧關係研究會”組織全市“法律診所”總結調解糾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經驗,大力培訓即將上崗的人員。在有關醫療知識方面,定期組織醫院外科、內科、兒科、婦科等相關領域的醫學專家對各“法律診所”進行集中培訓,堅持先培訓後派駐,成熟一個建一個,力爭到2016年,在市直衛生計生系統各個醫療機構全面派駐“法律診所”;整合診所資源,解決部分長期難以解決的醫患糾紛案件;積極探索建立法律顧問工作制度和從源頭預防、化解醫患矛盾糾紛的長效機制,探索建立包括仲裁、調解、和解、訴訟等在內的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醫療糾紛防範機制。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