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醫患關係

信任:破解醫患糾紛的密碼

發佈時間: 2015-03-18 10:41:17   |  來源: 中國日報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信任:破解醫患糾紛的密碼


圖片來自網路

  不是疾病纏身,恐怕沒有人願意住醫院。

  一次意外,帶著刺骨的傷痛,我躺在了醫院的病房裏,誰料想,這一躺就是二十五天……

  二十五天,是那麼的漫長,天天與傷痛對抗,吃喝拉撒都在病床上,此前從未想過那該是怎樣的一種人生體驗?更未曾想到的是,臨近出院的日子,竟有一絲眷戀,因為那瀰漫在病房裏的微笑,那縈繞耳邊的關切的話語和充滿了信任的目光……

  疼痛撕心裂肺,而非我刻意矯情,入院時左腳已經腫得圓乎乎的,呈透明狀,疼得無法挪動。片子顯示,腳踝部位三處骨折,一處嚴重錯位。

  一人入院,全家操心。親友團紛紛趕來,滿滿的關愛,主意出了一籮筐:“咋不去白馬寺?”言語中明顯有對當地醫院的不信任;“有醫院三千元包治好!”還有考慮經濟的;“傷筋動骨100天,沒必要動手術,打上石膏,養些天吧……”懂行的業餘專家也有。

  為防病急亂投醫,關鍵時刻還是要聽主治醫生得意見,看罷片子,醫生説:“根據片子情況,我建議手術治療,因為腳踝處是關鍵部位,情況複雜。”

  “到了醫院,就得聽醫生的,因為你是病人。”要信任醫生,這道理人人都懂,根本用不著討論!然而,事實卻不盡如此。近年來,醫患糾紛頻見報端,爭執不下。患者認為,醫生不該太傲慢,不應氣勢洶洶,期盼著醫生保證“進來是病人,出去是好人,不允許有絲毫的閃失。”

  醫生説:“我的職業決定自己一隻腳在病房,一隻腳在牢房,救死扶傷是我的職責,絕不存在想把病人往壞裏治的念頭。”

  患者要求醫生擁有如萬能上帝的能量——妙手回春,這種對峙的想法,加劇矛盾升級。事實上,對於醫學理念,正如愛因斯坦所言:“在科學的原野中仍有黑暗的地方。”但病人及家屬卻至始至終希冀著“黑暗不屬於我”。

  這樣“自私”的想法為醫患關係埋下了禍根。為緩解這對本應信任、親如“一家人”的矛盾,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提出了“雙心門診”,即主治心病兼治身病,這一理念和舉措架起了醫患關係的彩虹橋,讓白大褂不再恐懼,讓患者積極配合。

  一些小病,比如骨折,應該不是啥大病,信任多一些,溝通輕鬆愉快,治療好不是問題。但“鴻溝”需要化解,倘若醫患雙方一直做矛盾的“選擇題”,出現爭執是必然的。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