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 聚焦新醫改

醫改風暴眼:醫師多點執業 醫患能否雙贏

發佈時間: 2015-01-15 11:38:27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從老死一家,到多點執業,這對於醫生來説,無疑是很大的進步。不過,多點執業只是中繼,自由職業才是終點。改革的路仍舊漫長。另外,配套政策也需跟進,否則醫生不敢也不願多‘點’,文件也就剩看著美了。”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如是評價“多點執業”新政。

  1月12日,國家衛計委在其官網上公佈了《關於推進和規範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國家層面推進和規範醫師多點執業,以促進優質醫療志願平穩有序流動和科學配置,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意見》出臺後立即引起了廣泛關注。多點執業再次回到醫改的風暴眼中。

  多點執業是怎麼回事

  《意見》明確,多點執業是指醫師于有效註冊期內在兩個或兩個以上醫療機構定期從事執業活動的行為,參加慈善或公益性巡迴醫療、義診、突發事件或災害事故醫療救援工作,參與實施基本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不算在內,外出會診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意見》要求,為推進醫師合理流動,應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放寬條件、簡化程式,優化醫師多點執業政策環境,且發揮政策導向作用,鼓勵醫師到基層、邊遠地區、醫療資源稀缺地區和其他有需求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

  這是政策的一大轉變。事實上,多點執業曾被嚴厲禁止。在2005年前,醫師院外行醫即使不吃官司,也不為道德所允許,是非常不光彩的事情。人們甚至給這種行為起了個小名:走穴。儘管如此,“走穴”之風依然甚囂塵上。有的醫生往往是週末最忙,一放假就飛往全國各地,有的院長迫不得已,去查尋醫生們的飛行記錄。

  2005年,原衛生部為“促進醫學交流與發展,提高醫療水準,保證醫療品質和醫療安全,方便群眾就醫,保護患者、醫師、醫療機構的合法權益”,頒布了一個暫行規定,稱醫師經所在機構批准可“外出會診”。於是,封閉的大門開了一個縫隙。桌面下的事兒開始翻到桌面上來了。

  2009年4月,新醫改方案真正為“走穴”正名,稱將穩步推動醫務人員的合理流動,為促進不同醫療機構之間人才的縱向和橫向交流,研究探索註冊醫師多點執業。之後,北京、廣東等地相繼展開試點。

  《意見》出臺後,多點執業不僅不再為人詬病,甚至被賦予了重大使命。在國家衛計委對《意見》的解讀中,推進和規範醫師多點執業,已經是“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一項重要部署”。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