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養老

透視養老焦慮:兒女整天忙工作 養老院裏煩惱多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1-24   來源: 人民日報

  兒女整天忙工作,稱心保姆不好找,社區養老不解渴,養老院裏煩惱多

  誰來幫我養老?

    找保姆、進社區、住養老院,是居民養老社會化的主要形式。但現實是,用心的保姆少,舒心的養老院少,貼心的社區少,養老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後,養老觀念也亟待根本轉變。馬年春節前夕,我們尋訪了湖南、北京、江西幾位老人,他們的處境和心事深深觸動著我們。在我國普遍實現養老社會化,還要走很長一段路。

  ■湖南常德退休幹部王立華:

  找個好保姆真難

  家政服務公司越來越多,但品質成問題。保姆流動性大,公司沒有動力搞培訓,出了問題也很難找公司解決

  “想要找個稱心如意的保姆,真不是容易事。”為了找保姆,王立華跑遍小區周邊幾個街道、輾轉幾家家政公司卻仍然一無所獲。

  10年前,王立華從湖南常德某縣城機關退休。5年前,老伴不幸患上老年癡呆症,生活不能自理。雖然他身體不錯,但畢竟年紀大了,再照顧別人顯得非常吃力。3個子女平時工作都忙,都有小孩需要照顧,難以分身。不得已,只能合計著找個保姆。

  王立華回憶,前幾年家政服務行業還沒有現在這麼“火”。家政公司不多,走幾個街道都找不到一個像模像樣的家政公司。無意間,發現樓下小賣部的老闆幹著“介紹保姆”的兼職:門口挂一塊黑板,上面寫著幾個保姆的資訊。王立華在這裡找到第一位保姆小李。

  “小李性格好,照顧人非常週到,家裏人對這些都很滿意。”王立華説,唯獨一點讓人很不放心,就是健忘。有時候出門買菜,鑰匙就忘在了大門上。還有一次,用燃氣燒著水,人卻在房間睡著了,幸虧及時發現。在不到三個月的試用期,接連發生了幾起類似的事情,最後只能和她解約。

  後來,王立華嘗試著通過熟人介紹找保姆。多番打聽後,得知鄰居家有位遠房親戚趙大姐,做了很多年的保姆,正好待業。王立華馬上撥通她的電話,並達成了管吃管住、每個月1000元的初步協議。

  “趙大姐是位好保姆。”王立華説,做飯、打掃衛生、照顧老人這些工作都非常到位,跟父母也能處得來。本以為能多幹幾年,可沒想到一年後,趙大姐添了孫子,需要回老家幫著照看。無奈,王立華只好去找新的保姆。

  走上街頭,王立華發現,這些年家政服務公司越來越多,公司介紹冊把家政服務人員的服務類別分得很仔細,比如看孩子、照顧老人、家庭陪護、保潔、做飯工等。只要説出自己的需求,家政公司很快就找來幾位保姆供顧客選擇。

  數量多了,但品質成了問題。王立華在不同的家政公司找過保姆,最終都因為服務品質不過關而辭退了。

  他感覺,很多家政公司只負責介紹,保姆都沒有和公司簽訂正式的合同。一家公司找的保姆,可能同時也在為另一家公司服務。在這種管理模式下,保姆的流動性非常大,公司沒有動力給家政服務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提升服務水準。更關鍵的是,如果保姆出了問題,公司很難負責。

  除了難找,這幾年保姆工資漲得也挺猛。保姆每月幾百元工資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現在每月工資超過1000元。老兩口的退休工資卻沒漲太多。加上醫藥費用越來越多,生活成本也接連攀升,手頭越來越緊張。

  “工資高一點倒是可以理解,畢竟保姆幹的也是辛苦活。”王立華説,但希望家政服務公司能保證服務品質,讓老年人請保姆更放心、更舒心。(記者 王珂)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