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健康中國> 養老

人民日報談靠什麼養老:養老金漲幅追不上物價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1-17   來源: 人民日報

  -北京市民王瑞祥:

  理財養老靠譜嗎?

  ●有了閒錢,拿在手裏眼看著貶值,著急;買了股票基金,眼看著虧損,更著急。老年人理財還真不容易

  “基金買了5年,還賠10%。這理財養老究竟靠不靠譜?”談起理財,從北京一家出版社退休的王瑞祥老伯就很有話説。

  67歲的王老伯和老伴身體硬朗,愛好攝影和旅行,平時的花費也不少。幾年前,基金、股票火熱。經不住市場誘惑,王老伯就拿平時積攢下來的5萬元退休金全部投資買了基金,指望著多掙些旅遊的錢。沒想到從那以後,股市一路下跌,基金行情同樣疲軟。王老伯一下子被“套牢”。這兩年,基金行情起起伏伏,但也是跌多漲少,像是掉進了無底洞。多年前籌劃的歐洲之行泡了湯。

  “有了閒錢,拿在手裏眼看著貶值,著急;買了股票基金,眼看著虧損,更著急。”王老伯十分焦慮。

  雖然對購買的基金很失望,但一有空,王老伯還是願意去銀行轉轉,時間一長,王老伯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老年人購買理財産品,最大的問題是盲從。很多老年人在購買理財産品時往往看別人買什麼自己就買什麼,很少根據具體情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也有一些老年人購買理財産品時刻意瞞著自己的子女,“獨斷專行”,更是放大了風險。

  “其實,相較老年人而言,年輕人接觸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較強,往往能對老年人的投資理財提出比較中肯的建議,規避一些不必要的損失。”王老伯説。

  王老伯建議,老年人將養老錢存入銀行或用來購買國債、固定收益的銀行理財産品等投資比較妥當,這種方式比較保守,利息也不是很高,但收益穩妥,風險又小,是老年人理財的主要選擇。

  “吃一塹,長一智”,有了上次購買基金的教訓,王老伯覺得:在任何情況下理財養老都只是養老收入補充,絕不能把理財當做養老的主要方式,更不能拿全部閒錢投入理財市場。從數量比例上,王老伯建議,老年人用於理財的資金不要超過60%,即便個別老年人的家庭條件較好,抗風險能力相對較高,其用於股票投資、收藏投資等方面的資金也不能超過10%。

  “這是因為隨著年紀的增加,老年人用錢的地方有很多,因此一定要將30%的資金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在銀行,以備不時之需。”王老伯説。

  此外,王老伯發現,現在市場上的養老理財産品魚龍混雜,很多銀行推出的所謂養老理財産品,實際上就是普通産品換個名稱,忽悠人罷了。“對一些銀行打出的‘養老理財’等招牌,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當。”他説。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