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兒童藥物中毒:藥物傷害來自誤服與過量
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1-1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家長將成人藥減量甚至按成人劑量或者將數種藥品混合喂給孩子,是導致兒童藥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記者 王遠征 攝
藥物中毒主要原因:誤服或者過量
兒童急性中毒案例中,藥物中毒佔首位。在許多城市,兒童藥物中毒人數已非同小可。針對全國35個城市114家醫院展開的調查顯示,有95%的兒科醫生報告曾遇到兒童藥物中毒病例,平均每位醫生一年遇到9.4例。
“我們每天都能收到兒童藥物中毒的病例,成人藥品並不能隨意用給孩子。”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高恒淼表示,“我們曾接到一個病例,三個孩子送來時已經昏迷,結果家長髮現孩子奶奶的降壓藥找不到了,原來孩子們把帶有糖衣的降壓藥當成了糖給分吃了。”
北京兒童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公室主任、藥劑科副主任王曉玲介紹,中毒年齡以1至6歲兒童居多,這一年齡段的兒童智力發育尚不完善,好動,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口嘗物品,善於對成人行為進行模倣,一旦看管不力,就可能發生誤服或偷服藥物現象。
事實上,有86.4%的兒童藥物中毒發生於家中,導致中毒的原因有二:一個是家長對藥物保管不嚴,導致兒童誤服。根據對京滬廣蓉四城的家長調查,有七成家長想起來才檢查、或從來不檢查家中的藥品,近兩成的家長選擇把成人藥和兒童藥混放在一起。另一個導致藥物中毒的原因則是家長將成人藥減量甚至按成人劑量喂給孩子,或者將數種藥品混合喂給孩子,卻不關心藥物的成分,或自行加量,導致藥物過量。
五歲以下兒童藥物中毒風險最高
美國《小兒科期刊》也有報道稱,隨著近幾年處方藥品使用的增加,兒童接觸危險藥品的幾率也在增加,結果經常導致兒童誤食藥物而中毒。其中,成人使用的處方藥正造成美國發生越來越多的5歲以下兒童中毒事件。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比較了2000年至2009年之間,每個月美國國內發生的兒童藥物中毒案例數目,以及開給成年人的處方藥品數量。統計結果顯示,成年人處方藥品的增加與兒童藥物中毒案例數目增加,兩者之間具有重大關聯。而面臨藥物中毒風險最高的孩童,是5歲以下的兒童,其次為13歲至19歲之間的青少年。
“家長應該認識到疾病規律,並不是説用藥多了就一定效果好。”首都兒科研究所急診科主任張琪建議,家長在給孩子服藥前應該仔細閱讀説明書並嚴格按照説明書規定劑量給藥,同時妥善保管好藥品,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
此外,作為兒童藥品生産商,也應該對於兒童藥品採用防護性的包裝以降低兒童自行服藥的風險,並使用精準的刻度設計來保證給藥劑量的準確性從而避免藥物過量服用。
■ 現狀分析
兒童藥物中毒根本原因在於“缺醫少藥”
在藥店,家長會發現治療同一種疾病有著不同的藥,有時這些藥還是同一個品牌。藥品會按成人用藥和兒童用藥來區分;而兒童用藥劑量一般按年齡或體重給服。家長一定要選針對自己孩子疾病的兒童用藥,並且嚴格按照説明書上的指示做。不可把同樣的成人藥減半給孩子服用,因為並不是簡單地把藥片一切二就是減半,成人用藥和兒童用藥中的主要成分可能也有所不同。
世界衛生組織兒童衛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華表示,造成兒童藥物中毒的另一個根本原因則是兒童存在“缺醫少藥”的現象。目前兒童藥物在研發過程中進行人體實驗存在困難,因而專為兒童打造的藥品比較少,這也導致許多家長給兒童使用成人藥。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適宜兒童用藥的劑型應為顆粒劑或口服劑。但是目前中國市場上90%以上的藥品都沒有兒童劑型。在醫生方面,目前我國兒科醫生缺口達20萬人,在過去的15年裏僅增加了5000人。
北京兒童醫院牽頭對全國15家三級醫療機構中兒童用藥品的劑型調查結果:適宜兒童的劑型,例如溶液劑、糖漿劑、滴劑等液體製劑,幹混懸劑、粉末吸入劑、栓劑、氣霧劑等所佔的藥品品種數都很有限。
藥品規格、劑型設計不合理,患者不易掌握,是引起用藥錯誤的重要因素。目前國內市場90%以上的藥物都沒有兒童專用劑型或規格,儘管有些標示為兒童藥物,但規格、劑型並不符合兒童實際用藥的需要,極易造成兒童的不合理用藥。
在給嬰幼兒服藥時,醫院臨床或患兒家長常取用被碾碎或溶解的藥片或者膠囊中的藥粉分劑量。這可能使藥品的包衣層失去保護、控釋等作用,更易造成服用劑量不準確,成為兒童用藥的安全隱患。
北京兒童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公室主任、藥劑科副主任王曉玲指出,目前兒童專用藥比較缺乏,主要表現為品種缺乏、劑型缺乏和説明書不明細,用藥劑量缺失。兒童專用藥品匱乏導致兒童使用成人藥品。臨床上由於缺乏兒童用藥造成的風險不僅包括藥物成分所帶來的風險,還包括藥物劑型、規格、給藥方式等因素造成的風險。兒童常見藥的用藥劑型與成人用藥相比仍不夠豐富,造成兒童用藥依從性低下。這些均給臨床應用帶來困惑和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