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物醫藥技術不斷發展,靶向治療以其精準、高效、副作用小,為肺癌患者長期生存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
靶向治療,基因先行。隨著肺癌精準診療技術不斷發展,基因檢測已逐漸成為靶向治療的“必選項”,業界更是直呼“不做基因檢測的靶向治療是盲人摸象”。
那麼,肺癌靶向治療前為什麼要做基因檢測?動輒幾千甚至數萬元的基因檢測有什麼作用?海南省腫瘤醫院病理科主任許仙花博士作了解答。
找準“靶點” 才能精準發力
國家衛健委印發的《新型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20年版)》強調,對於有明確靶點的藥物,必須遵循靶點檢測後方可使用的原則。
許仙花介紹,肺癌的發生、進展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在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行為因素等作用下,人體細胞經歷一系列驅動基因突變,逐漸演化、發展成肺癌。
因此,肺癌的發生與驅動基因密切相關。許仙花介紹,基因檢測是目前全球公認的腫瘤診斷分子學方法,能準確監測個體驅動基因突變資訊,幫助臨床醫生快速搜尋和鎖定治療“靶點”。
許仙花説,分子檢測,就好比“私人定制”,能根據肺癌患者基因突變“靶點”,量身定制個體化治療方案,達到“事半功倍”效果,讓患者的生存期、生活品質、治療效率全面獲益。
如今,隨著靶向治療不斷突破,晚期肺癌已不是不治之症,越來越多肺癌患者獲得長生存期,肺癌治療邁向慢病化。
基因檢測 破解耐藥難題
儘管靶向治療有諸多優勢,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耐藥是大多肺癌患者治療路上的“攔路虎”。許仙花介紹,由於肺癌細胞十分狡猾,治療一段時間後會出現耐藥性,這時就需要再次做基因檢測,明確耐藥原因,重新尋找靶點並重新調整用藥方案。
此外,基因檢測不僅用於指導靶向治療用藥,在診斷、預測、預防肺癌上,同樣發揮重要作用。
強大的分子病理檢測平臺
精準檢測是精準治療的前提。許仙花介紹,隨著分子診斷技術日益發展,對於臨床檢測實驗室的綜合實力要求越來越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解讀的專業性,直接影響患者治療效果。
該院病理科搭建了符合國家規範的分子病理檢測平臺,不僅擁有熒光原位雜交(FISH)、熒光定量PCR、一代測序、二代測序等設備,是海南省開展基因檢測種類最多的醫療機構之一。
該院病理科肺癌分子檢測,每年都經歐洲分子遺傳實驗質控網(EMQN)和國家病理質控中心(PQCC)考核通過認證,標誌肺癌分子檢測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今 日 要 聞
MORE關 注 我 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