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海南 “碳”路未來

來源:海客談

時間:2024-03-19

作者:孫慧 陳子儀

編輯:金益寧

3月18日,博鰲近零碳示範區運作啟動會在瓊海市博鰲鎮東嶼島上舉行,標誌著這個由住建部和海南省共建的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示範區進入了近零碳運作階段。經過為期兩年多的建設,博鰲近零碳示範區提前約9個月全面完成改造建設任務,被德國能源署等國外權威認證機構、生態環境部中環聯合認證中心第三方評估認證機構和標準主編單位認為達到了近零碳標準。

什麼是近零碳示範區?有哪些創建內容?示範區的創建可以給海南省、全國乃至全世界帶來哪些綠色發展的經驗?

位於博鰲近零碳示範區的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為什麼建近零碳示範區?

博鰲近零碳示範區,是指一定區域範圍內,立足“熱帶海洋性氣候”和“建成區綠色降碳更新改造”,通過整合應用能源、建築、交通、廢棄物處理等多領域深度減排技術,新建林業碳匯等高品質碳抵消措施,綜合利用管理、市場等手段,開展管理機制的創新實踐,在能效提升、能源種類、能源結構三方面,實現新能源發電與用電自平衡。

我們來看看如今的博鰲東嶼島——

披著“帽子”吸收光能的房頂,捕集風能的花朵風機,變成有機肥的廚余垃圾……隱藏在博鰲東嶼島上建築體裏的先進科技産品,巧妙地借助自然製造風電、光能等清潔能源,實現示範區産電和用電自平衡。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評估論證,示範區整體達到“零碳區域”指標要求。生態環境部中環聯合認證中心核證,示範區2023年實現減碳約1.1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根據試運作評估計算結果,預計2024年示範區建築及市政基礎設施用能産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為零。2024年,農光互補項目可向市政電網輸送綠色電力1461萬度,減碳7522噸。

目前,示範區已實現了用電自平衡,進入近零碳運作階段。

博鰲近零碳示範區椰林聚落。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建設近零碳示範區有何意義?

海南自然資源豐富,地理區位獨特,承擔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重任。近年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海南加快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持續推動一批標誌性工程落地,博鰲近零碳示範區就是標誌性工程之一。

在住建部與海南省委、省政府共同創建指導下,示範區按照先節能再降碳的理念,整合應用了多項節能降碳技術和産品,打造向世界展示中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技術和實踐的窗口。

能源轉型一直是人類文明發展和進步的重要驅動力。當前,中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展現大國擔當,實施“雙碳”戰略推進綠色轉型發展,讓綠色成為發展底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博鰲近零碳示範區的創建運作,表明瞭海南爭當“雙碳”工作優等生的決心、信心。

博鰲近零碳運作管理中心。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為什麼選擇博鰲?

選擇博鰲,海南是經過多重考量的。

博鰲小鎮特色鮮明,代表性強。以東嶼島為近零碳示範區創建載體,可借助博鰲亞洲論壇,向世界傳遞中國有信心,也有實力實現“雙碳”目標。

博鰲東嶼島規模適宜。東嶼島總面積約1.78平方公里,島上總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主要有會議中心、酒店和其他配套服務設施等,同時東嶼島還是旅遊度假景區,島上度假休閒産業成熟,能源供給穩定,交通便捷,有利於系統性地開展實施評估。

“中國約70%的碳排放來自城市,城市建成區的綠色降碳更新改造任務很艱巨。博鰲近零碳示範區的創建,為我國城市建成區的降碳節能提供經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海南分院院長胡耀文説。

3月17日,在博鰲近零碳示範區島外農光互補發電項目基地,農戶在勞作。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東嶼島具備打造近零碳示範區的條件。雖然東嶼島的自然生態要素和人文要素豐富,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設備設施陳舊、建築能耗高、資源迴圈利用率低、景觀人工化痕跡重、智慧化運維能力不足等,具備通過系統設計、整體推進實現“城市更新、産業升級、國內領先”目標的條件。多維度對標對表國際一流指標,通過制度整合創新和技術整合應用,積極創建“博鰲標準”,可以將示範區打造成部省共建的全國性示範項目和具有國際引領示範作用的綠色發展標桿。

如何做到近零碳?

借助技術,借力自然,借勢而為,是博鰲近零碳示範區降碳節能的密碼。

博鰲近零碳示範區秉承因地制宜、借力自然、符合功能定位、以人為本、百年傳承、面向未來的指導思想,結合熱帶海洋性氣候,對既有區域進行近零碳整體改造。

通過不斷探索,博鰲近零碳示範區完成了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築綠色化改造、交通綠色化改造、水資源迴圈利用、固廢資源化利用、運營智慧化、園林景觀生態低碳化、新型電力系統等8大類共18個項目的改造建設任務。

比如在建築綠色化改造上,不大拆大建,在保持原有建築風貌上最大化利用風、光、熱資源,讓自然做功,優先組織被動式、低成本的自然節能降碳技術。在景觀生態化改造上,因地施策,充分利用植被、土、水等自然元素提高自然碳匯能力,促進自然生態迴圈。整個改造過程體現出順應自然、借力自然的中國智慧。

博鰲近零碳示範區的光儲充電汽車智慧充電站。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不僅如此,博鰲近零碳示範區的8大類改造建設項目集中整合到近零碳運作管理系統,讓整個東嶼島實現智慧化運作和管理,最終實現了區域層面的近零碳。在此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可總結、複製、推廣的運作管理經驗,未來可推廣至城市大型社區、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等等。

經過實踐總結,海南還創建了“博鰲標準”,為全球熱帶區域低碳綠色發展探索路徑。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近日印發《博鰲近零碳示範區創建技術標準》,該技術標準已通過專家組評審,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為我國區域低碳綠色發展探索有效路徑。此外,瓊海市也配套制定了博鰲近零碳示範區管理辦法。經過近三年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可推廣的近零碳示範區規劃、建設和管理運作經驗。

下一步,海南將積極總結和複製推廣示範區創建經驗,因地制宜創建一批低碳社區、低碳園區、低碳示範項目,為全球熱帶地區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近零碳示範區建設提供博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