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葉子傳千載 悠悠茶香飄萬家

來源:海口日報

時間:2024-02-07

作者:鄺曉霞

編輯:方喬禾

2月3日,位於仁南村委會的鷓鴣茶産業示範基地,種植人員在施肥、除草

20世紀初,海口騎樓老街的碼頭旁,支起了一個小茶攤,下南洋謀生計的人們臨行前,習慣來此喝上一碗鷓鴣茶。如今,鷓鴣茶製作技藝不斷精進、蛻變,煥發出別樣的光彩和魅力,卻從未摒棄原有的味道。

一片鷓鴣茶葉,蘊含了好山好水的自然饋贈和世代養護,是匠人多年累積的經驗及制茶心得的凝結。日前,海南省公佈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海口市龍華區文化館申報的鷓鴣茶製作技藝上榜。

古時技藝傳承時間“熬”出至味

2月3日,漫步在龍華區新坡鎮仁南村委會美位村,家家戶戶都在為“一片葉子”忙碌著。86歲的村民王梅蘭起了個大早,在一株株青翠的鷓鴣茶樹間,嫺熟地將一片片葉子摘下。“在我們村,幾乎每家都種鷓鴣茶,從種茶到制茶、喝茶,鷓鴣茶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王梅蘭爽朗地説道。

據了解,新坡鎮作為瓊北地區鷓鴣茶的主要種植、加工産區,自古流傳至今,目前該鎮仁南村、仁裏村等周邊村落,鷓鴣茶種植面積累計近2000畝。

鷓鴣茶係大戟科野桐屬植物,又名山苦茶、毛茶、禾姑茶,有清熱解毒、抗濕熱燥火、消食利膽和降壓、健脾、養胃之功效,《本草求原·卷一》和《光緒崖州志》均有相應記載。

海南飲用鷓鴣茶歷史已有1200餘年。作為鷓鴣茶製作技藝傳承人,美位村村民陳明任從記事起便看著爺爺摘茶、攤曬再到煮茶,在他還不懂“傳承”這個詞的時候,傳承便已自然發生了。他按照祖傳的老手藝,根據自己積累的經驗,製作出的鷓鴣茶氣味芳香,遠近聞名。

“千年來鷓鴣茶已經融入百姓的尋常生活,不僅是消食解暑的飲品,也是許多少數民族地區的常用藥材,被作為去濕熱的良方,還被歷代文人墨客譽為‘靈芝草’。”陳明任説。

從仁南村出來,幾分鐘車程便到了相鄰的仁裏村委會仁臺村。作為一個紅色村莊,近年來該村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已有10年種植技術的村民李春榮瞄準商機,開起了一間茶鋪。記者走進茶鋪時,李春榮正在煮茶,茶香瀰漫,不少顧客在此品嘗蜂蜜鷓鴣茶。“老闆娘,你們這茶喝起來很特別,有點中藥味,又帶著一絲甜味。”一名男子細細回味。“蜂蜜是我們村的土蜂蜜,鷓鴣茶也是多年流傳下來的,這可是時間‘熬’出來的味道。”李春榮笑道。

一旁的貨架上,有散裝的鷓鴣茶葉,有茶球,也有包裝精緻的鷓鴣茶禮盒。閒時,李春榮會現場製作茶球,將曬乾的茶葉卷成一個圓球狀,再用新鮮的葉片和藤條綁扎,每個茶球最後被串成一串。“葉片要卷得緊實、均勻,以便在後續的晾曬和保存過程中不會散落,每個球也要造型美觀。”李春榮説,雖然看起來簡單,但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經驗。

“非遺”走進生活帶動旅遊消費

在1912年騎樓老街旁的海口浦碼頭,有一個名為“上南堂”的小茶攤,時任瓊崖安撫使的王斧,坐船經過茶攤喝了鷓鴣茶,覺得此茶清熱解暑,遂為茶攤題名“尚南堂”。彼時,海南百姓為了謀生不遠萬里紛紛前往南洋尋求生計,在海口浦碼頭乘船離開時都會在尚南堂喝上一壺鷓鴣茶,再往行囊裏塞上兩包鷓鴣茶葉。

從此,“上南堂,下南洋,別妻兒,告爹娘,自此一去無見日,萬般言語盡滄桑……”的童謠便在碼頭上傳唱開來,鷓鴣茶成為一代闖海人記憶中無法抹去的鄉愁,鷓鴣茶的茶香也隨著一批批瓊僑的足跡傳至東南亞各國。

如今,鷓鴣茶已成為海南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旅遊産品,傳統的製作工藝産量低下,遠遠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逐漸由家庭作坊轉變成企業經營,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到鷓鴣茶産業的發展大潮中。

“傳統鷓鴣茶古法採制工藝採用五時採制法,包括巳時採揀、午時洗滌、未時攤晾、申時蒸熱、酉時晾曬等工序,每一步都很關鍵,時間、火候掌控都要得當。”2月2日上午,記者走進位於海口騎樓老街的尚南堂鷓鴣老茶鋪,鷓鴣茶製作技藝傳承人、尚南堂海南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郗志強正為遊客講解制茶步驟。

據了解,鷓鴣茶文化展示場所主要是保護單位尚南堂海南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的這間鷓鴣老茶鋪。店舖採用騎樓老街特有的南洋建築風格,裏面展示著鷓鴣茶文化素材。

“在繼承和保留鷓鴣茶傳統制茶工藝的同時,我們利用現代食品加工技術對鷓鴣茶産品品質進行改良,不斷推陳出新,已經開發出鷓鴣烏龍茶、鷓鴣小青柑、鷓鴣袋泡茶、鷓鴣茶飲料、鷓鴣茶泡騰片等鷓鴣茶中高檔産品。”郗志強介紹,其中,鷓鴣小青柑入選了博鰲亞洲論壇國宴用茶。此外,企業還把鷓鴣茶與海南的水果、咖啡、椰子、山蘭酒等融合研發推出鷓鴣茶調配茶,進一步帶動旅遊消費。

近日,在鷓鴣老茶鋪內,新春氛圍濃厚,許多遊客駐足選購伴手禮。“之前在餐廳喝過鷓鴣茶,來騎樓老街遊玩剛好看到有賣,包裝很精美,具有海口歷史文化特色,很適合送人。”遊客吳達英説道。

促進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2月4日,天剛濛濛亮,位於仁南村委會的鷓鴣茶産業示範基地,工人們有的施肥、有的除草,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勞作。茶樹長勢喜人,有些已達1米高,仔細觀察個別鷓鴣茶苗,呈現紫色、紅色的狀態。

“這是我們與海南大學專家合作,正在試驗的鷓鴣茶新品種。”基地負責人趙回丞介紹,鷓鴣茶産業示範基地項目計劃建設鷓鴣茶種質資源圃、鷓鴣茶彩色試驗田、鷓鴣茶研發中心、鷓鴣茶歷史文化科普館、鷓鴣茶産品體驗館等內容,將進一步提升茶葉品質。

“這東西我們這裡漫山遍野都是,沒想到還能賺錢。”在基地務工的村民黃春蘭手持鋤頭挖開施肥溝,笑盈盈地説道,“在家門口務工,不僅有錢賺,還能照顧家人。”

仁南村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王瑜介紹,本地村民種植的鷓鴣茶一直以來都是自産自銷自用,價格低廉,“通過規範化種植,不僅能夠提升村民種植技術,打通鷓鴣茶産業的一二三産業鏈條,提高産品附加值,還能夠帶動一批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促進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隨著新式茶飲的誕生與快速發展,鷓鴣茶對於茶客的吸引力大幅下降,市場的緊縮也導致從事鷓鴣茶採制的人越來越少,加上傳統的鷓鴣製作工藝産量低下,大量被高效的機械加工替代,傳統的鷓鴣茶發展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加快推進,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來到海南。我們希望通過對傳統技藝的傳承、改進、發揚,讓擁有千年曆史的鷓鴣茶能以嶄新的面貌面向中外遊客。”郗志強認為,一方面,鷓鴣茶手藝人要加強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發動政府部門、企業、院校等各方力量做好保護和傳承工作,讓鷓鴣茶製作技藝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發展。

龍華區文化館非遺部主任任璇妃介紹,近年來,龍華區通過組織鷓鴣茶製作技藝傳承人參與各類非遺展示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到傳統非遺技藝的強大生命力,下一步,要繼續開展非遺保護工作,積極宣傳、鼓勵創新,讓鷓鴣茶製作技藝煥發出新的活力。

記者手記

讓非遺走出“深閨”重新煥發生命力

傳承千年的傳統鷓鴣茶製作技藝,代表了海南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生産生活方式,成為瓊僑文化和闖海文化的優秀載體,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龍華區新坡鎮仁南村和仁裏村種茶制茶歷史源遠流長,古時家家戶戶都種植著鷓鴣茶,不僅是一種傳統手工技藝,更是當地人民生産方式的縮影,在海南人民熱衷的老爸茶鋪內更是隨處可見,甚至形成了眾多以鷓鴣茶為主要茶飲的茶攤及茶鋪。

採訪過程中,新坡鎮茶農話語間難掩對這片土地、對鷓鴣茶製作技藝的熱愛,正是這份熱愛,讓他們堅守至今。如今,鷓鴣茶製作技藝已入選全省第六批非遺名錄,這意味著鷓鴣茶不僅是“商品”,同時也貼上了“文化遺産”的標簽。然而,與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産相似,鷓鴣茶同樣遭遇如何傳承的尷尬。

在文化傳播載體、渠道日益多元的當下,要更加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宣傳保護、傳承和發展。一方面,應借助社交手段和流行因素增強非遺文化傳承活力,喚醒社會民眾對於茶文化的尊重和熱愛;另一方面,要延伸非遺産業價值鏈,促進文化與相關産業的融合,使得鷓鴣茶製作技藝走出“深閨”,于一杯一盞中,重新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