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專訪:劉漢惜,“三個夢”唱響南國新時代

來源:

時間:2022-09-20

作者:中國網海南自貿港 李笑天 陳雷

編輯:曹宇

海南南國集團非凡三十年,掌門人劉漢惜,他一生擁有“三個夢”:

海南夢:一根篇擔挑日月,三進三齣海南島;

品牌夢:南國品牌拔地起,海南名片傳四方;

健康夢:三十年砥礪奮進,攜手共築健康夢。

南國集團30年前曾是一棵小樹,吸天地之靈氣,納乾坤之雄豪,在海南島這塊肥沃的熱土上劣勢成長。從最初的手工作坊到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再到探索世界大健康産業。南國走的每一步都穩紮穩打鏗鏘有力,風自海上來,逐夢正當時。三十而立的南國集團風華正茂,與海南自貿港同呼吸共命運,正踏著青春的節拍,以綠色發展的全新風貌跨入南國新時代。30年來,南國人艱苦奮鬥創造了中國、海南一個又一個第一。我們翻閱南國集團30年大事記感悟到,劉漢惜,一個與椰樹有著同樣高貴品質的錚錚漢子,一個把鄉土鄉情融于海南健康食品的潮汕兒女,他窮盡一生癡情海南這片熱土,他將南國健康食品撒向全世界。

劉漢惜董事長(左)接受媒體採訪

1992年南國食品的前身“南山公司”註冊成立,“南國”牌興隆咖啡開始在市場銷售。

1994年,劉漢惜先生攜南國椰奶咖啡進軍上海市場。

1994-1995年,南國研發第一包速溶椰子粉成功上市。

1995-1997年,南國推出“三大特産”和“三粒糖”壟斷海南市場,銷量實現連續翻番。

1997年,南國旗下海南第一家南國休閒茶藝館開張,經營火爆。

1999年,南國食品實業有限公司成立,開啟新里程。

2000年,引進ISO9001國際品質管理體系,次年率先在同行業中通過體系認證。

2001年,引進全自動糖果生産線結合傳統製作工藝,正式告別手工時代。

2002-2004年,做大規模,揭開全國佈局序幕先後進駐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等知名超市,擴大品牌影響力。

2004年,南國第一家特産專賣店在三亞大東海正式開業,開啟專營行銷新模式。

2006年,致力於打造海南本土最優質的大型超市,南國旗下第一家佳品超市在三亞夏日百貨商場正式開業。

2006年,南國第二代更營養更健康的純椰子粉上市,0添加,0蔗糖,椰味更濃,口感更佳,並榮獲國家發明專利。

2007年,南國榮獲博鰲國際旅遊論壇指定産品,海南省名牌産品等榮譽。

2008年,南國佳品商貿公司成立,主要涉及連鎖超市及旅遊景區版塊,南國多元化經營板塊逐步擴大。

2010年,南國食品作為海南唯一一家食品企業,獲得上海世博會特許生産商和零售商特許授權。

2010年,進軍網際網路,成立海口印象南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2011年,南國旗下具有東南亞異域風情的歸僑文化景區巴厘村正式營業。

2012年,南國進一步擴大收購廠房,喜遷新廠。

2012年,南國健康公司100多畝工業園區正式動工,逐步向大健康産業探索邁進。

2013年,劉漢惜董事長榮獲全國輕工行業勞動模範,全國誠實守信道德模範提名獎。

2015年,南國健康産業園斥資數千萬引進德國全自動化、智慧化生産設備,打造海南首屈一指的立體化倉庫,全面提升産品品質。

2016年,南國相繼獲得軟質糖、椰香薄餅國家發明專利證書。

2017年,時任海南省省長沈曉明蒞臨南國健康産業園考察調研,希望南國食品走出國門,踐行“一帶一路”發展。

2018年,南國推出適合老人及小孩多種營養元素的高品質第三代椰子營養粉,開啟椰子粉新市場。

2019年,南國健康産業園與第三軍醫大學共同研發的首款産品果蔬營養粉面世。

2020年,放眼未來,南國著手研發椰乳産品,同步引進多條智慧化生産線,滿足市場消費需求。

2021年,南國食品憑藉良好的口碑及過硬的品質,成為海南首屆消博禮品贊助商……。

南國集團召開創業30週年慶典籌備會

 

【上篇章】傳承30年工匠精神,追求高品質,做大海南食品健康領軍産業

 南國集團劉漢惜董事長一生有三個夢:海南夢、品牌夢和健康産業夢。海南南國健康産業園就是劉漢惜的健康産業夢。致力於健康科技、健康産品、健康文化、健康體驗、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産業園,也是海南省食品行業最大規模的重點項目。産業園佔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項目總投入3億元,是海南第一個採用全自動化智慧化生産天然營養産品的現代化工業園區。2017年7月15日,海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到南國健康産業園考察時,從三個方面對南國企業給予充分肯定:一是南國己從傳統的特色食品轉型為大健康營養品牌的戰略前瞻性;二是南國食品打造高端産品走出國門,與泰國、迪拜、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合作,促進了海南“一帶一路”的發展;三是南國在海南工業旅遊和全域旅遊方面的嘗試和發力。

做法一:幾番思量推翻早期規劃。

2012年3月15日,定安縣塔嶺工業園新區彩旗飄揚,鑼鼓喧天,站在人群中的南國企業集團董事長劉漢惜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因為這一天是南國健康産業園舉行奠基儀式,正式動工的日子,曾經修改過無數次的那張“航母”廠區圖紙,在未來一年內將付諸實現,屹立在定安工業園區上空,成為南國企業集團從傳統休閒食品向大健康産業轉型升級的見證。

1992年,海南南國食品實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為一個“一肩挑農業,一肩挑工業”的食品加工企業,在創始人劉漢惜的帶領下,充分利用海南獨有的熱作資源,以椰子、咖啡、胡椒等熱帶作物為原料,致力於海南熱作農産品深加工,陸續推出椰子粉、咖啡粉、木瓜粉、椰香薄餅、黃燈籠辣椒醬、熱帶果蔬片等明星産品,年生産能力萬噸以上,支撐起了一個1500多人的海南食品龍頭企業。

“為社會創造健康美味食品是我創辦南國品牌的初衷,而南國健康産業園可以説是關於我健康夢的一個延續,我希望它能為大眾帶來更加營養更加均衡的健康産品”。劉漢惜打開自己的手機,記錄著若干條科研機密感慨地説道。2013年,南國健康産業園主體廠房落成,如果按照正常的建設進度,産業園很快就能投入生産,帶來創收,可是這時劉漢惜卻將工程暫緩甚至停了下來。

南國集團健康産業園總監尹平告訴筆者,按照産業園早期的規劃,廠房周圍的空地將建成商鋪,主要用來展示和銷售南國産品,供來參觀的遊客購買,但是經過集團內部的多次討論,普遍認為這樣的模式並不是遊客喜聞樂見,甚至是比較排斥的,也有悖于當前旅遊市場的發展趨勢,最終這個規劃被推翻。

做法二:重新佈局獲得政府支援。

那麼,南國健康産業園將以什麼樣的面貌展示在遊客面前呢?經過一番調研,劉漢惜決定在“綠色”和“文化”方面做文章,將工業和旅遊充分結合起來,感受遊客需求,注重遊客體驗,讓遊客在參觀工廠的過程中有所收穫。關於工業旅遊,它是伴隨著人們對旅遊資源理解的拓展而産生的一種旅遊新概念和産品新形式。工業旅遊在發達國家由來已久,特別是一些大企業,利用自己的品牌效益吸引遊客,同時也使自己的産品家喻戶曉。在我國,有越來越多的現代化企業開始注重工業旅遊,如青島海爾、上海寶鋼、廣東美的、佛山海天等相繼向遊人開放,也獲得了政府的高度重視。

可是在海南,工業旅遊並不為人所知,更談不上發展。為打破海南現有的旅遊格局,創新開發旅遊線路,引導海南旅遊向健康且多元化的方向發展,2014年,南國健康産業園再次組織人馬,對園區進行重新規劃,重點打造園區觀光線路。劉漢惜要求,南國健康産業園要按照4A級景區標準進行建設,把定安當地的養生美食文化、南國企業文化和現代生産工藝相結合,貫穿于整個遊覽過程,使遊客在參觀的過程中獲得健康文化知識,同時提高南國的品牌知名度。

南國健康産業園副總經理陳偉斌説:當時産業園的這個規劃出來後,很快便得到定安縣政府乃至省政府的支援。2014年9月30日,省領導來到南國健康産業園調研,反覆叮囑定安縣委相關領導,“這麼好的項目在定安落地,一定要全力給他們解決項目建設的問題。”同時表示,海南缺少的就是這樣的工業旅遊參觀項目,南國企業開了個好頭,政府會給予最大的支援,把南國健康産業園劃為重要的旅遊景點。

南國印象電商直播間

做法三:匠心獨運打造綠色廠區。

2016年,海南成為全國首個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單位,始終堅持“一業融五化”理念,不斷強化旅遊業的戰略性支柱産業地位,充分發揮旅遊業在推進“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生態化、農業現代化、資訊化以及國際化”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此時,正在加快建設的南國健康産業園無疑成了海南旅遊板塊的一個突破點,成為夯實“綠色工業+全域旅遊”的典範。

南國健康産業園正門前面的文化廣場是遊客主要的集散中心,記者看到,廣場周邊已經種了不少熱帶植物,有些已經結出纍纍碩果,看著金燦燦的黃椰子、綠油油的諾麗果、鮮香飽滿的木瓜,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但卻芬芳艷麗的花花草草,可以想見這裡以後將是一個小型的植物王國。海南南國健康産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偉斌告訴記者,産業園所使用到的生産原料,在這裡都能看到,並附有文字加以説明,一方面是普及相關知識,另一方面是讓遊客對南國産品有更深的了解和認識。

除此之外,廠房旁邊還鋪著一大片如高爾夫球場般高低起伏的草坪,草坪上點綴著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水榭假山,身在其中可謂三步一景五步一畫,就連廠房後面的消防儲水箱也被精心設計,兼具藝術審美與實用的功能,讓人眼前為之一亮。

目前,廠區設有兩條長達200米參觀通道,通道一邊是落地玻璃,全部生産線一覽無余。透過玻璃,遊客可以看到産品從加工生産到包裝的整個過程,讓遊客監督産品品質,同時帶著遊客踏上探尋南國食品誕生全過程的奇妙之旅。

南國健康産業園還將開設健康文化館和健康體驗館,普及健康知識,感受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文化館、體驗館以及參觀通道的設置,將賦予南國健康産業工業旅遊的重要內涵。

 

【下篇章】打造智慧工廠,創新高端産品,探索南國健康食品國際化戰略。 

靠品質樹信譽,靠信譽拓市場,對於食品生産企業來説,品質就如同企業的生命一樣重要。經過30年的風雨兼程,歷練成長,南國集團已經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品質安全控制體系,技術、設備、人員、制度,均採用國內外先進工藝或模式,為食品生産保駕護航。

一、技術創新讓生産智慧化。

“工業4.0”是德國提出的一個高科技戰略計劃,美國叫“工業網際網路”,我國叫“中國製造2025”,這三者本質內容都指向一個核心,就是智慧製造,它將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是整個中國時代性的革命。

在南國健康産業園智慧化立體倉庫控制室裏,一名技術人員通過電腦管理系統輸入指令,選擇要出貨的産品類別、名稱、數量後,一箱箱擺放在立體庫上的貨物自動通過傳輸軌道,運往出貨口,此時貨車只需要在出口處等待,利用傳輸帶將貨物送到車上,整個過程只需要一名工人在車上碼放貨物即可。

在一二樓的産品生産線,均有貨物傳輸軌道,通過電腦操作,所有貨物均可直接進入下一生産環節或者成品入庫。海南南國健康産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唐衍敏説,建設智慧化、現代化工廠是産業園的重要目標,它不僅僅是生産線、流水線現代化,還包括裝載系統、輸送系統和廠內物流系統的現代化,可以大大提高生産效率,節約勞動力,在管理上也更加便捷精準。目前,南國健康産業園産品生産線正在陸續投建和調試中,僅設備投資就高達數千萬元。

南國從德國進口設備的現代化生産車間

二、強強聯合打造高端産品。

南國健康産業園在建設之初,劉漢惜就便將它定位為打造高端營養産品的生産基地。可是,什麼樣的産品才是符合人體需求的營養産品?它究竟能為人體帶來哪些好處?帶著這些問題,劉漢惜先後接觸過國內多家農業科研機構,但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種種渠道,劉漢惜終於打聽到第三軍醫大學,“當我了解到它是專門為部隊做營養健康方面研究的機構,擁有專業的研究團隊和設備投入時,我覺得我找對了。”每當説起和第三軍醫大學的“緣分”,劉漢惜仍喜上眉梢。

南國健康産業園與第三軍醫大學達成科研指導關係,在園區打造海南第一個營養研發中心,選用海南特有的椰子、木瓜、秋葵、諾麗果、芒果、聖女果等三十多種天然植物,新鮮果蔬為原料,推出科學配方産品,有針對性地解決人體營養需求狀況,提升免疫力。

為最大限度保留産品的營養元素,南國健康産業園率先採用國內領先的超低溫脫水粉碎技術進行生産。“超低溫就是一種保存技術,我們可以達到零下190度,通過這種技術可以讓生産出來的産品更加細膩,營養保留度更好,南國第二代純椰子粉採用的就是這种先進的生産技術。保留了椰子富含的營養成分,保持原有的月桂酸含量和純椰子漿成分高達69%,並且冷熱飲用水都可以直接沖泡飲用。”唐衍敏介紹道。

據了解,南國健康産業園將推出營養薈萃、營養粉、營養片和椰子油等多個系列産品,為滿足現代人追求便利的需求,在産品形式上也採用即開即食的片狀模式,或是條形小袋包裝,方便人們攜帶出行。

三、多項舉措嚴把品質關口。

作為食品生産企業,安全始終是所有評價因素中最重要的一項,也是企業能否長遠發展的關鍵。為了保證生産原料的品質,南國健康産業園在與提供農副産品的農戶簽訂採購合同時,還簽訂了品質保證協議。協議裏分條列項地對農戶種植過程管理、施肥要求和用藥標準等方面進行詳細規範。農戶必須按照協議條款進行種植,公司在收購驗收時會按照相關的技術指標,用機器設備進行仔細檢測,保證産品的品質安全。同時,南國健康産業園採用GMP製造標準,要求從原料、人員、設施設備、生産過程、包裝運輸、品質控制等方面按國家有關法規達到衛生品質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業規範。

在生産車間,南國健康産業園投入上千萬元,引進空氣凈化系統,通過把空氣中的雜質和水分凈化,然後再傳輸到生産車間,保證所有食品是在安全無污染的環境下進行生産。

陳偉斌副總經理告訴筆者,食品檢驗歷來是南國最重視的環節,為增加檢驗人員的權威性,他們擁有一票否決權,只要産品存在瑕疵,就不可能流入市場,品控就是像一把尺,這把尺必須嚴格。

海南疫情,南國累計捐贈百萬食品

行者方致遠,奮鬥路正長。眼下,南國健康産業園生産線己投産多種高端産品,為了讓南國食品走出囯門,向世界傳播“海南味道”,南國企業集團全面整合包括“海南省名牌産品”、“海南省著名商標”、“中國最受歡迎旅遊産品”、“博鰲國際旅遊論壇唯一指定旅遊食品”、“上海世博會特許生産商”和“上海世博會特許零售商”等品牌資源,進一步加強産品技術開發和産業化應用,提升南國品牌國際化影響力和競爭力,將南國品牌推向國際化。目前南國食品己直接出口美國、迪拜、新加坡、泰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紐西蘭、馬來西亞、歐洲等地一些華人超市,都可以買到南國食品。

海南南國集團30年前曾是一棵小樹,吸天地之靈氣,納乾坤之雄豪,在海南島這塊肥沃的熱土上劣勢成長。從最初的手工作坊到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再到探索世界大健康産業。南國走的每一步都穩紮穩打鏗鏘有力,風自海上來,逐夢正當時。三十而立的南國集團風華正茂,與海南自貿港同呼吸共命運,正踏著青春的節拍,以綠色發展的全新風貌跨入南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