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羽:《赤壁賦》的三層意義——紀念《赤壁賦》問世940週年

來源:中國網海南

時間:2022-08-15

作者:

編輯:雷雅茜

《赤壁賦》是蘇東坡貶謫黃州期間所作,時為神宗元豐五年(1082)陰曆七月。問世迄今,940週年。

“烏臺詩案”結束,蘇軾于神宗元豐三年(1080)被貶湖北黃州,正式身份為“責授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充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二月一日到達黃州。在此之前,雖也時常不得志,不得意,但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多地為官,均為有權的實職,而黃州的“團練副使”,卻是虛職,而且“不得簽書公事”——沒有批閱文件的權力,極低的薪俸,折半計付,時常拖欠。生命中第一次實質性貶謫,且又不得不在正月初一離別京師,前往蠻荒江畔寂寥黃州。理想與現實,高官與罪臣,京都與偏遠,繁華與孤寂,使蘇軾面臨前所未有的意志挑戰。

兩年半後,經歷了城東坡地的開荒,草屋“雪堂”的落成,這個元豐五年(1082)已經成為他成功地從“蘇軾”演化為“蘇東坡”的分水嶺。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一件生活小事,使他寫下名動千古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七月十六日夜,月圓風清,東坡與客泛舟赤壁,嗣後作不朽篇章《赤壁賦》,隨即又作《念奴嬌》(大江東去);三個月後的十月十五日夜,復遊赤壁,再作《後赤壁賦》。

由此,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毫無疑義地矗立起一座里程碑。

一、《赤壁賦》的文學審美意義

900多年來,關於《赤壁賦》的文學意義、審美價值,評説無數,正是匯入文學“蘇海”中奔騰不息的重要源流。

蘇軾與好友綿州武都山道士楊世昌,泛舟江流,欣賞夜色,飲酒作詩。楊世昌吹起洞簫,以至悽婉。山水美景,與客陶醉,不糾纏于宮廷舊事,不留意于政壇沉浮,由儒而道,由入世而出世,獨享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之絕美景色,觀月出東山,賞白露橫江,把盞樂甚,扣舷而歌,果然有“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的飄然之感。

蘇東坡《赤壁賦》手跡(局部)

雖不關注當下政務時事,但卻不忘千古風流人物。周郎赤壁,公瑾當年,孟德之困,一世之雄,“而今安在”?驚濤拍岸,大浪淘盡,滄海一粟,何其渺小。生命短暫,時空變遷,沒有一成不變之事,沒有亙古永恒之物。只有江上的清風,山間的明月,送到耳邊便是我們聽到的聲音;進入眼簾便成為我們欣賞到的形色。獲取這些,不會有人禁止;享用這些,不會有枯竭之時。造物者恩賜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盡可以共用。

東坡文賦,十分長于寫景抒情,説理結合,談古論今,賦比興的運用成效也前無古人。心情的變化,景色的渲染,在悽婉的簫聲中達到極致,進而通過“一世之雄”,“而今安在”,激起悲涼情緒。主客對話,從無盡江水,感懷人生短暫,卻在對朋友的勸慰中,浮想聯翩,生發文學家的審美情趣與哲學家的辯證思考。在文學與審美的層次中,東坡超然意識更為清晰,淒苦的現實融匯于自然的陶冶,心情歡愉,借酒暢言,不計人事喜悲,陶冶自然之美。天地豁然開朗,於是欣然入睡。

黃州期間,東坡詮注《易經》《書經》,已具相當規模。哲學家的理念與思維,已經使他觀察世界、認識人生的能力與角度遠遠超出文學家的層次。文學審美,與審美的文學,在黃州赤壁,在特定的時空與具體的環境中,使他胸懷更加超脫,視野更加寬闊,思考更加前瞻,感悟更加深刻。江山水月,看似不同以往,但本質不變,仍是當年的江山水月。人事更替,各領風騷,但人類的文明進步永恒。如果不是我們所有的,雖一絲一毫也不能去獲取;在無窮無盡的清風明月寶藏之中,共用快樂,感受幸福。這種審美思維,既超越前人,也超越自己。

《赤壁賦》駢散融匯,韻律變化,兼具詩歌和散文之特色,是“鋪採摛文,體物寫志”的經典之作,重於寫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景情互鑒。描繪客觀事物,爽朗通透又詳略有致;抒發主觀情感,縝密深壑又豁達暢快。既頌美,又諷喻,更哲思,將融古化今、借景抒情的橫空淩駕,寫作自然灑脫、指點韆鞦的文采飛揚,對嗣後賦、散文、詩詞的發展都産生重大影響。

短短六百字中,使用、化用或創造出數十條成語,不僅表明蘇軾“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學術天才,而且展示著《赤壁賦》近千年來傳頌不息、眾口鑠金的影響力: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正襟危坐、月明星稀、一世之雄、物各有主、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杯盤狼藉、東方既白、逝者如斯、滄海一粟、清風明月、一葉扁舟……

二、《赤壁賦》的社會政治意義

作為誕生於940年前的歷史文獻,作者自身沒有設想或預想到對於後世社會政治會産生何等影響。作為一篇客觀反映作者當時社會身份、文化理念、情懷思維的文學作品,情不自禁地展現了作者彼時彼刻的內心衝突和變化,記錄了作者思想的複雜性,心情與理智的變化發展,也包括隱含著的思想碰撞與掙扎,標誌著作者入世與出世理念的對決,甚至於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那個時代士大夫階層的共同心理,以其前無古人的感染力,集中凝縮了歷朝歷代封建士大夫階層中憂國憂民人士的文化心理、思想狀態。

往事越千年。1988至1990年,習近平同志任福建省寧德地委書記、寧德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1989年1月,他接受《安徽日報》記者採訪時,從三個方面談“為官一場,造福一方”:“橋與路”、“行動至上”和“清廉從政”。習近平特別強調清廉從政的重要意義,他指出:“有了明確的工作方針、政策之後,如果沒有良好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方針、政策是難以發揮作用的。我十分擁護黨中央關於‘黨政機關是否保持廉潔,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和人心向背’的論斷。我們共産黨人的宗旨是永遠為人民服務。所以,當幹部的宗旨就是奉獻,就是服務,要立足於理想,不要光圖自己實惠。‘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這是對黨政幹部的起碼要求。那些利用手中掌握的某些權力去謀私、貪污受賄、魚肉鄉里則是我們所不齒的。當然,單是廉政還不夠,還要有政績,要能改變當地面貌,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生活水準,所以,我提倡‘為官一場,造福一方’。”

這期間,習近平同志多次引用蘇軾《赤壁賦》中“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這一名句。

1989年1月,習近平同志接受《福建論壇》記者採訪。記者提出:“經濟的發展需要一個廉潔的政治,廉潔的政治具體到一個地方、一個部門,就是黨政幹部的廉政問題,對此你有什麼感想?”習近平同志回答説:“黨政機關是否保持廉潔,關係到黨的存亡和人心的向背,也關係到社會主義經濟的命運。現在群眾對廉政建設呼聲很高。有四句話,我想可以作為警鐘長鳴。第一句話,‘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我想這是作為黨員幹部的起碼要求。第二句話,‘熊掌和魚,不可兼得’,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財,要當幹部就不要想發財,這一條恐怕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美國總統的收入遠不如許多大實業家、大企業家,富裕的工人、農民、個體勞動者的收入也肯定比我們各級官員要高。有所追求,必有所喪失。第三句話,‘寸心不昧,萬法皆明’,貪污受賄,魚肉鄉民,這是黨紀國法所不容的;第四句話,‘為官一場,造福一方’,當幹部的宗旨就是奉獻,利益問題上,‘拿來主義’要不得,不能圖實惠,謀私利。”習近平同志再次引用《赤壁賦》中這一名句。

此後不久,1990年3月,習近平同志應福建省領導科學研究會邀約撰寫系列文章《從政雜談》,共5篇。1992年7月福建人民出版社收錄習近平同志擔任中共寧德地委書記期間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講話、文章時,《從政雜談》全文收入《擺脫貧困》一書。《從政雜談》之三《為官四要》,分別提出“為官之本”,在於為官一場,造福一方;“為官之理”,在於講奉獻;“為官之德”,在於清廉;“為官之義”,在於明法。在論述“為官之德”時,習近平同志又一次明確提出:“為官一場最起碼應留個清名。持身必須以清廉為準則,凡利祿名譽‘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當官做領導,手中握有一定的權力,因此在錢財、名利問題上犯錯誤的可能性總會比一般人大。如果平時不刻意‘慎獨’,不注意防範‘找到府來’的錯誤,老是懷著僥倖心理去為不可為之事,非栽跟鬥不可。當領導要以德服人。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中分析原始社會酋長在氏族內部的權力特徵時説,‘酋長在氏族內部的權力,是父親般的、純粹道德性質的’,它‘以自己的榜樣來影響別人’。道德榜樣的影響力不能忽視,現代領導人應更懂得這個道理。如果共産黨的領導幹部在艱苦奮鬥、廉潔奉公上不成為榜樣,就無法在人民群眾中樹立威信。”習近平同志又一次引用《赤壁賦》中這一名句。

進入新時期,習近平同志還曾以“貪如火,不遏則自焚;欲如水,不遏則自溺”“堤潰蟻穴,氣泄針芒”“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等,提出過同樣峻切的警思。現實中,少數幹部總以為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就行了,所以在“小節”上疏于防範,認為吃幾頓飯、喝幾瓶酒、收點小東西無傷大雅,其結果往往是“小節不慎,大節難保”,最終鑄成大錯、悔之晚矣。所以習近平同志不斷強調,思想的口子一旦打開,那就可能一瀉千里。幹部不論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獨、慎初、慎微,“不以惡小而為之”。

《赤壁賦》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為當代中國共産黨人取精用宏、化古為今、治國理政提供了豐富深刻的理念與思維,也為我們以科學態度汲取歷史經驗、牢記歷史警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益借鑒。

《晚香堂蘇帖》載蘇東坡手書《赤壁賦》(拓片局部)。(李公羽翻拍)

三、《赤壁賦》的文明形態意義

“天地之間,物各有主”,清風明月,取之不禁。這已經不僅是一種文學表達的情景審美,也不僅是防止非法獲取而葬送清廉的政治警示。吾之所有,在於江上清風、山間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這是一份面向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清高而且自然的情懷。

2018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引用了蘇軾在《赤壁賦》中的一句話——“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他説,“蘇軾的這份情懷,正是今人所欠缺的,也是最為珍貴的。”既是今人所欠缺的,又是最為珍貴的,蘇軾的這份情懷,正應當是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深刻感悟、不斷提升、努力實踐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講話,引用蘇軾《赤壁賦》中的名句:“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蘇軾黃州所作《念奴嬌》和前後《赤壁賦》,都是對人生深刻思考的結果,是對人和自然融合認知的産物。這種深邃的思考,帶有樸素辯證的認識,不僅對於近千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延續與發展,形成重要的源流意義,對於當代中國向人類社會展示“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同樣具有不可或缺的代表性意義。

眾所週知,唯物辯證法的力量在於深刻揭示世界存在的本來面目,普遍聯繫和永恒發展的物質世界,是人類文明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人類文明,需要面對世界萬物以系統性存在和發展的客觀事實,需要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確立共同、共通的系統觀念,乃至形成對許多具體發展事實的共同認知。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理念和思維。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四川省眉山市“三蘇祠”,他指出,“要善於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維”。毫無疑問,《赤壁賦》中展示出來的“蘇軾的這份情懷,正是今人所欠缺的,也是最為珍貴的”,同時,也是面向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向人類文明新形態,所需要補缺、需要珍視的。

人類文明,波瀾起伏,發展至今,其中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文明關係的和諧性,始終是至關重要的命題。不同文明之間的和睦相處、協調共進,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人類文明。《赤壁賦》中,對一世之雄“今安在哉”的質問,反映了初期樸素的歷史唯物主義認知。“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反映和代表著樸素的唯物主義意識。而“滄海之一粟”“物與我皆無盡也”所含蘊的辯證思維,也嶄露出人類文明形態的初始面孔。這些已經生動表現出適應生存、自我完善,以至自我約束、和諧共處等文明發展萌芽,把辯證思考、和諧相處、共生共榮上升為清醒明確的意識,為形成人類文明的主流樣態,提供了原始的樣板。

人類社會是一種系統性存在,人類文明是一種系統性文明。這個系統性的特質要求,內涵豐富,與時俱進。蘇軾在黃州所作一詞兩賦帶給我們的原始的文明思考,正是這種系統性觀念中,代表著人類文明自身不斷豐富發展的新動能、新思維、新形態。

(作者李公羽: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秘書長、海南省蘇學研究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