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壯大新動能 挖掘“量點”和“亮點”

來源:海南日報

時間:2020-01-19

作者: 周曉夢 計思佳 王培琳 孫慧

編輯:符鈺超

圖為1月6日,高空俯瞰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 記者 袁琛 攝

推動“項目進園區、讓園區説了算”、加快重點園區先行先試、進一步明確重點園區的功能定位和産業發展方向……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重點園區”的內容,引起不少代表委員的關注。尤其是那些來自各大園區的與會人員,他們結合實際,從不同角度積極熱議重點園區建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交流經驗得失。

“建好”——高水準規劃建設園區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重點園區要做好‘六個紮實’工作,為園區發展指明瞭方向。”省人大代表、海口國家高新區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龍翔春一言中的。

作為産業發展的平臺,園區對經濟轉型起著“引擎”作用。如何高水準規劃建設園區,成為不少代表委員關心的問題之一。

對此,龍翔春認為,應建立省級協調協同聯動機制,以規劃為引領,統籌園區重大政策制定、規劃、審批及考核評價等事務;探索“一區多園”發展模式,整合“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9個重點産業園區,統籌基礎設施建設和産業佈局,實現高品質發展。

列席本次省兩會的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鄧小剛指出,環境部門要在園區控制性詳規編制和規劃環評階段提前介入、主動介入、充分參與,落準落實園區配套環保設施;對符合園區規劃環評結論和審查意見的建設項目,依法簡化項目環評內容。“緊扣重點園區的功能定位和産業發展方向,精準出臺重點園區環評改革‘一園一策’。”鄧小剛説。

此外,省政協委員賀玲建議,我省要出臺重點園區長期發展的詳細規劃,以便資本市場謀劃更長遠的發展目標,合力助推我省園區産業的發展壯大。

“管好”——創新園區管理體制機制

除了規劃好之外,如何把重點園區建設好、管理好,同樣是事關園區持續高品質發展的一道“必答題”。會場上,有不少與會人員來自各大園區,他們結合自身實踐,暢所欲言。

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局長顧剛列席本次省兩會。他指出,《關於支援建設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實施方案》已經出臺超過百天,樂城先行區的建設步伐也是越來越快。

“為保障政策執行落地,我們積極推動‘極簡審批’改革,與省衛健委、省藥監局等部門通力協作,提高審批效率,尤其是特許藥械追溯管理平臺的上線使用,將藥械紙質審批變成了網上審批,提高了審批時效。”顧剛介紹,樂城先行區還創新建立了企業聯絡員工作制度,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讓有意向的企業快速落地園區發展。

不斷創新園區管理體制機制、激發發展活力的積極作為,同樣出現在海口臨空産業園。“去年,海口臨空産業園‘一站式’飛機維修服務基地加快建設,完成首例國際客戶飛機入境維修。”列席本次省兩會的海航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監事長廖虹宇説。

廖虹宇表示,對於海南臨空産業來説,航空元素是關鍵。要促進臨空産業園高品質發展,首先要打造本土專業的園區運營商,借鑒迪拜、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先進園區發展經驗,乘著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機遇和東風,在海口江東新區打造海南國際空港先行區,著力發展航空客運、航空貨運、航空維修、航空租賃四大核心産業,並通過完善配套服務體制機制,構建臨空指向性強的開放型、生態型、服務型航空産業體系。

“發展好”——積極挖掘園區“量點”和“亮點”

推動重點園區發展,就要真正做到“項目進園區、讓園區説了算”,在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進程中做大流量的“量點”和突出實效的“亮點”。

這一年來,省政協委員康霖對海南的園區經濟發展做了相關調研,他認為海南要積極發展以離岸創新為主的園區新業態。他建議,採取“雙園模式”,建立差異化籌建管理體制,推動在本島和境外分別設立離岸創新姊妹園區,一方面可採取第二類離岸創新園區建設模式,另一方面可採取第一類離岸創新園區建設模式。

龍翔春指出,要打造本土專業的園區運營商,可借鑒新加坡、上海等地先進園區發展經驗,利用我省園區改革契機,推進本土園區平臺公司轉型發展,整合資源,賦予許可權,共建“飛地經濟”園區,打造一批省級“國字頭”的專業化園區運營商。比如,可以支援海口高新發控公司等本土有園區建設經驗的平臺公司向專業化園區運營商轉型。

要科學統籌園區用地指標,有與會者建議對基礎設施建設、産業建設項目相對多的園區,在用地指標上適當予以傾斜。

為了防範“空殼公司”入駐,提升園區入駐企業活力,省政協委員蘭雙萱建議,我省園區可將實質經營活動標準作為企業入駐園區的一個重要條件,對於不符合實質經營活動標準的“空殼公司”,規定其不得入駐園區或不得享受園區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