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自貿區點燃東北改革開放“新引擎”

來源:新華社

時間:2020-01-11

作者:

編輯:符鈺超

“通關高速路”助推企業快速發展,深化改革推動國有企業“瘦身健體”,區位優勢構建東北對外開放新格局……作為我國東北區域首個自貿試驗區,遼寧自貿試驗區自2017年4月掛牌以來,紅利不斷釋放,對外開放正在提速,點燃了東北改革開放“新引擎”。

通關高速路”助推企業快速發展

進口貨物從飛機抵港到抵達工廠耗時2個小時,使貨物流轉速度整體提升20%;“先入區、後報關”模式使貨物入區時間由原來的30小時縮短到5小時;結轉時間由原來的2至3天縮短到1天。在英特爾半導體(大連)有限公司看來,除了良好的基礎設施與雄厚的人才儲備,便捷的通關物流是英特爾選擇落戶大連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用制度創新推動全面改革。今年以來,大連海關為區內重點企業打造的“1+3+5”雁形陣式創新服務體系,大幅降低企業時間成本和營運成本,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壓縮33.34%,獲得企業廣泛好評。大連片區只是遼寧自貿試驗區“通關高速路”的一個縮影。遼寧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不斷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增設自貿試驗區服務專口,實現與海關、海事等口岸部門的“無縫對接”。東北四省區海關在跨部門一次性聯合檢查、無障礙通關通檢等10個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東北地區全方位、立體化、網路化的互聯互通格局初步形成。


深化改革推動國有企業“瘦身健體”

兩年多以來,遼寧自貿試驗區以新發展理念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實現國有企業“瘦身健體”。瀋陽片區以部分國有企業作為試點單位,通過“員工創業、模式創新”及“資源共用、價值分享”,開創了基於全要素價值分享模式的國有企業“內創業”模式。在實現國有資産重新佈局、傳統業務轉移的過程中,通過智慧化與工業化“兩化融合”,國資國企改革與瀋陽片區“放管服”改革“內外聯動”,為推動實現國有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新型工業化道路開闢了一條新路。在遼寧自貿試驗區營口片區,營口市國資委代表市政府作為出資人,將營口市婦嬰醫院、營口市中醫院、營口市康復醫院三家醫院資産進行整合,組建營口市健康産業投資有限公司,完成資産劃轉等工作,並與第三方企業在自貿區內成立合資公司,使各種所有制資本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自貿試驗區是開放創新的平臺。”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管委會主任劉愛民説,大連片區掛牌以來,大連對外開放的定位與地位進一步凸顯。遼寧自貿區掛牌以來,遼寧穩妥推進自貿試驗區內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重點推進港口、煤炭能源、健康醫療、旅遊、公共服務等行業企業重組。預期到2020年,遼寧省屬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面達到70%以上,培育10至12戶國內一流或行業先進企業集團。

區位優勢構建東北對外開放新格局

遼寧是連接亞歐通道的重要出海口,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與港口優勢正在助推東北對外開放新格局的構建。遼寧依託自貿試驗區,不斷加快跨境鐵路通道和港海鐵聯運建設。今年7月24日,由德國雷根斯堡始發,搭載88個標準集裝箱的中歐班列X8028滿載汽車零件、機械設備、電子産品等商品緩緩駛入瀋陽東站,這些商品將為華晨寶馬、米其林輪胎等公司的瀋陽工廠提供配件支援。目前,“沈滿歐”已實現俄羅斯、歐洲兩條“一帶一路”國際貨運線常態化運作,並吸引周邊貨源搭乘,貨源地集中在遼沈地區、華東、華南、京津冀地區。隨著“沈滿歐”的常態化運作,遼寧自貿試驗區與歐洲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雙向“快車道”也初步搭建。在營口片區,營口近期多點發力,營口市政府與俄羅斯亞太研究中心戰略合作簽約,首批86家俄羅斯企業正式落戶營口片區。合作項目涉及兩國經貿、文化、旅遊、人才等多方面合作,將進一步增強政府、企業間和民間的交流與合作。遼寧省商務廳副廳長王廣利説,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遼寧自貿試驗區已經形成了多項創新案例,正在努力成為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準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