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致力打造金融智庫平臺

來源:海南日報

時間:2019-12-27

作者:

編輯:符鈺超

       導語

  為發揮金融智庫優勢,助力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海南省銀行業協會研究工作委員會4月12日召開2019年年會。海南省銀行業政策性銀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四大資産公司等48家金融機構出席大會。

  大會由省銀協研究工作委員會主任、省委聯繫服務重點專家、郵儲銀行海南省分行副行長劉丹主持。劉丹介紹,研究工作委員會于2018年4月13日成立,去年以“三大基礎工程、三大課題研究”為主線開展各類學術活動,積極為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獻計獻策,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監管機構、銀行業協會及同業的認可與支援,已成為海南省內重要的金融學術智庫平臺。

  據悉,為做好海南自貿區自貿港金融服務工作,研究委還專門成立海南銀行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金融研究小組。研究和探索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下的金融業工作,在海南銀保監局的指導下,海南銀行業協會秘書處依託研究委,成立了海南銀行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金融研究小組。該研究小組以海南銀行業協會研究工作專業委員會為智囊支援,匯集了目前在海外設有分支機構的中國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中國農業銀行海南省分行、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中國建設銀行海南省分行、交通銀行海南省分行、招商銀行海口分行的研究人員。通過他們與其各自的海外分支機構聯繫,將最新的研究成果,不定期刊載于協會主辦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金融研究動態》資訊刊物上,為轄區建設自由貿易港試驗區提供更為豐富、有力的金融理論和實務參考支援,充當好政府和監管部門的參謀角色。

  郵儲銀行海南省分行金融扶貧支援的昌江霸王嶺山雞項目,衍生出山雞、山雞蛋等多種産品,並通過郵政電商遠銷全國各地。圖為郵儲銀行海南省分行信貸員近日向養殖戶了解銷售情況和融資需求。

  海南省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何俊驊介紹,改革開放以來,海南金融業歷經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首先是組織體系不斷壯大。截至2018年末,海南基本形成銀行、證券、保險、期貨、信託、租賃、基金等各業並舉、中外機構並存、功能較為完備、運作較為穩健的多元化金融體系。其次是規模持續擴大,金融業在海南經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去年全年全省金融業完成增加值309.09億元,增長0.8%。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9610.47 億元,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8820.12億元。全年通過股票市場募集資金62.87億元,年末境內上市公司31家,年末股票市價總值2029.19億元,證券和期貨交易總額28323.44億元。全年原保險保費收入183.10億元。其中,財産險業務收入64.23億元,人身險業務收入118.86億元。

  金融業是前瞻性行業,金融業穩健發展需要大數據支撐,更需要學術研究為後盾。學術研究已經成為推動海南金融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研究委將繼續為海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金融職能轉變、農村普惠服務、國際市場開拓發揮重要金融智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