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由《商業觀察》雜誌社發起的“電商平臺競爭與打假”研討峰會在海口舉行,行業專家學者、商家代表、媒體代表圍繞“電商平臺競爭與打假”主題展開討論。
如今,電子商務平臺已經進入“多頭時代”,很多平臺都希望夯實用戶基礎,提升商家運營效率,在重大電商促銷節點,“二選一”從後臺走上前臺,這一現象背後是不是平臺具備壟斷市場主體之後的霸權行為?還是平臺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進行的與時俱進的正常商業操作?商家和用戶該如何維護切身利益?
“3Q大戰”親歷者、法學教授王琳認為,當下“二選一”問題並非法律概念,而是輿論用語、公眾的情緒判斷。“思維如何進入公共輿論場,公共知識分子可以進行法律釋義,拓寬公眾常識邊際。他説,阿裏打假是公司行為,不應該承擔行政職能。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就“二選一”提出新穎看點,他認為現在電子平臺也需要商戶獨家代理,平臺為了流量,進行獨家商戶的行銷,這是電子商務平臺時代市場合理合法競爭的一種方法。中國經濟平臺需要做大做強,面對電商的之間的競爭,反壟斷機構不要急於表態,避免行業、協會出現“傾銷轉壟斷”錯招。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教授匡賢明從“市場決定”具體分析“二選一”,他認為讓市場決定成為常識,平臺有權配置資源有限的流量資源,平台資源也可以朝著特定用戶傾斜,平臺與商家憑藉權利與義務産生的協約。判斷市場壟斷一個標準就是市場準入門檻。電商準入門檻其實很低,電商領域反壟斷測試通不過“假定壟斷測試”。
最後,《商業觀察》總編輯徐兆榮作總結發言,他認為競爭是出效益、出品質、有利於消費者手段。市場經濟同時也是競爭經濟、法制經濟和共用經濟,當然競爭也需要有序和公平機制,需要有效監管。
今 日 要 聞
MORE關 注 我 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