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敦煌壁畫 心“奏”天籟妙音

來源:海南日報

時間:2020-01-03

作者:計思佳

編輯:吉志燕

譚盾在海口指揮新作《敦煌·慈悲頌》演出。黃一冰攝

提到音樂,譚盾堪稱中國名片。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1日,譚盾攜新作《敦煌·慈悲頌》亮相海口灣演藝中心。富於東方哲學和禪意之美的作品,加上西方交響樂團聯袂中國樂團完美的演繹,為海南觀眾獻上了一場跨越國界的音樂盛宴。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譚盾暢談了他的創作歷程。他表示,創作《敦煌·慈悲頌》的初衷,是想讓千年古畫穿越到今天的舞臺上,讓世界“聽”到音樂版的敦煌壁畫。

走遍世界尋覓敦煌瑰寶

《臥虎藏龍》《英雄》《夜宴》武俠電影三部曲,《天地人》《離騷》《秦始皇》《風雅頌》《馬可·波羅》……譚盾創作了很多聞名中外的經典音樂作品。在他看來,《敦煌·慈悲頌》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6年前,譚盾應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基金會邀請,參觀敦煌莫高窟,他當即被敦煌壁畫所展現出來的慈悲心懷和祥和寧靜所感動,更被敦煌壁畫中所記載的數百種樂器以及大樂隊的演奏形式震撼。

譚盾説,過去他曾是一個“憤青”,搞過很多前衛的實驗音樂。現在的他,覺得自己應該要為未來留下點什麼。就像先人留下了敦煌,借敦煌與我們交談,他想用科技和音樂,把古老的敦煌以及現代文明傳承到未來。“在遙遠的未來,只要《敦煌·慈悲頌》響起,我就還在。生命是無限的,《敦煌·慈悲頌》反映了我活著的理想。”

敦煌樂譜在歷史學、音樂學中地位非常重要。余秋雨散文《道士塔》就曾提到,這些樂譜當年被王道士發現,便宜賣給了當地的考古學家。如今散落在世界各地,在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博物館、日本奈良博物館都有大量收藏。

“我很想看一看它們,哪怕是可以聞一聞、摸一摸都好啊!”譚盾説,為了尋找這些散佚的樂譜,6年中,他走遍世界,飽覽數以萬計的敦煌瑰寶。“有一天,在大英博物館,我看到了來自唐代的全本《心經》。我聞到它的氣味,想到曾經觸摸過它的人,眼淚止不住就流了下來。我在拿著這些樂譜時,仿佛自然而然地聽到聲音流淌了出來,它們,便成了我作品中的一部分。”

再現傳説中的反彈琵琶

敦煌的每一幅壁畫都是畫中人的經歷,承載著整個家族的信仰、慈悲和對未來的祈願。譚盾花了3年的時間去研究它們,最終在幾千幅壁畫中選定了6幅:《菩提樹下》《九色鹿》《千手千眼》《禪園》《心經》《涅槃》。

“每一幅畫都代表著一種含義,用這種方式流淌成了一條中華文化的河。”譚盾説。

有了古樂,還需合適的樂器來演奏。“我發現,這些音樂一定要用壁畫裏的樂器才能演奏得出來。”為了研製敦煌古樂器,譚盾又深入到中國各地,向古樂器製作匠人取經。他還東渡日本,向家傳有長安琵琶的匠人後代學習製作技法。最終,他依照敦煌壁畫中的畫面,復原了反彈琵琶、奚琴等古樂器,並將中國傳統樂器缽、木魚、引罄等穿插在新作中。

採訪中,譚盾還特別介紹了他是如何讓敦煌莫高窟最經典的藝術形象——反彈琵笆在舞臺上“活”起來的。

“因為太重,實際上要拿著琵琶去跳舞,是不可能的。為了減輕琵琶的重量,我們去雲南種葫蘆。很難種,要施肥、管養。種了一片葫蘆之後留幾個最大的,真的是如獲至寶。”譚盾説,這樣做出來的琵琶只有一斤重,既可儒雅地彈奏音樂,又能自如地展現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舞姿。

愛上海口只用了7秒鐘

《敦煌·慈悲頌》在德國、澳大利亞、美國和中國的西安、敦煌、長沙、青島等地演出都獲得極大成功。2019年12月31日晚,海口的這場演出也為現場觀眾帶來了跟隨樂曲暢遊絲綢之路的難忘體驗。演出結束後,全場觀眾起立,向來自中國和西方多國的音樂大師們致敬,雷鳴般的鼓掌和歡呼長達15分鐘。

“愛上海口,我只花了7秒鐘。”譚盾和海口的淵源可以追溯到35年前,他説:“當時為一部叫《海灘》的電影寫主題曲,所以一定要來看海,一看就愛上海口。”

“送別2019,迎來2020,在海口嶄新的劇院裏演奏這部新作具有特別的意義,希望能為海南觀眾帶來吉祥如意。”譚盾説,新年之際,他來海口分享《敦煌·慈悲頌》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帶上這份幸福,他懷揣著對中國傳統文化、敦煌壁畫和中國音樂的感恩,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對祖輩留下的遺産進行保護,這使他十分欣慰。“相信聆聽《敦煌·慈悲頌》後,會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非常幸運,因為我們的祖祖輩輩都是善良與慈悲的。”譚盾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