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百年牛市:仙溝走出“會跳舞的牛”

來源:海南日報

時間:2019-12-27

作者: 劉冀冀

編輯:吉志燕

野外放養的定安黃牛。張傑 攝

仙溝的定安百年牛市,是海南島現存最大的活牛交易市場。張傑 攝

各地食客在仙溝品嘗鮮美牛肉。張傑 攝

定安仙溝牛肉。張傑 攝

清晨的定安仙溝,天空剛泛起魚肚白,昨夜八方食客鬧騰到深宵的歡聲笑語還沒有散去,小鎮還沒來得及好好感受片刻的寂靜,便又被那百年牛市上的喧鬧聲早早喚醒。

伴著水牛、黃牛偶爾發出的“哞哞”叫聲,牛販們或扯著嗓子喊價殺價,或察言觀色相互打探,買賣之中,動靜之餘,與其説是對牛價的一種較量,不如説是對牛的別樣尊重。

位於仙溝仙屯路上的定安百年牛市,幾畝之地,卻是海南島現存最大的活牛交易市場,匯聚了來自全省各地的牛商牛販,每年進行著近六萬頭活牛的交易。在這裡,牛商牛販們樂此不疲地精挑細選著的,都是八方食客們饕餮牛宴的最佳食材,當下,那火遍網路的“會跳舞的牛肉”,即源於此。

定安仙溝,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承載著牛市的百年情懷,寫滿了關於牛的故事。

牛肉

勾連著兒時的記憶

“今天逢集日,人多,已經賣了100多頭牛了。”11月9日,又逢牛市趕集日,一上午的光景,幾十輛牛車往來牛市,好不熱鬧。負責管理牛市的吳鳳珍,今年57歲,親切、健談、精幹,人稱珍姨。這位從小就跟著父親浸泡在牛市裏的“牛人”,似乎對來來往往的每頭牛以及每位牛販,都門清得很。在這裡,她能獨當一面,大到海南牛市的歷史典故,小到牛市的每筆交易,她心裏似乎都有本賬。

中午,珍姨打理完牛市的活兒,還是閒不下來,她轉身鑽入自家那塊半畝菜地,那裏都是她用牛尿牛糞澆灌種出來的青菜。珍姨彎腰收了一把蔬菜,三步並作兩步,把菜送到牛市隔壁的“百年牛市”農家樂,那裏是她兒子莫道楊經營的農家樂。“那些常來這裡吃牛肉的客人,點名要我這些不打藥的青菜,包著煎牛肉,再配上定安的菜包飯,特別香,絕配!”捧著自己種的青菜,聊起兒子店裏的牛肉,珍姨一臉的驕傲。

“我媽幾十年都跟牛打交道,跟牛市感情很深。”望著母親忙碌的身影,莫道楊似乎想起來他那4年前去世的外公,眼睛濕潤了,他説:“從外公那代開始,到我的牛肉農家樂,某種意義上是我們家族與牛之間的故事,或者説是一種傳承。”在莫道楊的記憶裏,小時候,當牛販的外公對他疼愛有加,常常帶著他去放牛買牛賣牛運牛,他的碗裏從來就沒缺少過牛肉。外公每次趕集回來,總會掏出幾塊新鮮牛肉,家中的那口大鍋裏,牛肉的鮮香味幾乎未曾斷過。

牛市

接續著長輩的心願

“我和我媽長年駐紮在這個牛市和農家樂裏,其實也是想傳承外公的心願。”多年前,眼看著外公漸漸老去,剛剛從部隊退伍回來的莫道楊拿出軍人的果敢剛強,行動了起來。

他決定把外公留下的百年牛市打理得更好,搭設圍墻、建造牛棚、清理場地,為了讓外地牛販不再受舟車勞頓之苦,他在母親的建議下,還特別為牛販們準備了幾間廉價客房,供他們留宿休息。為了更科學地管理好這個民間自發的活牛交易市場,莫道楊安裝了監控攝像頭,作出了相關明文規定,讓那些不成文的傳統行規師出有名,更加規範。牛市在莫道楊的用心管理下,也越來越紅火熱鬧起來。外公幾次來到牛市,看到這裡面目一新,嘴角總會泛起笑意。

外公曾説過,定安歷史上的牛市周邊都會有一個好的餐館,供南來北往的牛販們歇腳吃飯,仙溝的牛市也應該開一家。於是,經過莫道楊的一番努力,2015年,定安仙溝第一家以牛肉加工為主的“百年牛市”農家樂開張。這家店的開張,不僅凸顯了莫道楊的實幹,還在經營中處處體現出他的實在,他説這些都是在部隊多年磨煉留在他骨子裏的東西。在莫道楊的心裏,無論是牛市還是農家樂,都是對外公和母親的孝道,摻不得半分虛假。故此,他對牛肉的品質把控尤為嚴苛,端上桌的牛肉都是定安本地牛肉,且須是當天現殺,保證食材的新鮮和美味。不少食客發現,現殺牛肉屠宰時間短,常能看到神經末梢在跳動,定安仙溝牛肉因而獲封“會跳舞的牛肉”“脈動牛肉”的美名。

品牌

帶動一方發展

“莫道楊立起了‘仙溝牛肉’這根桿後,這裡越來越熱鬧了。”鎮上的街坊無不這樣感慨。如今,仙溝牛肉美食一條街已成為食客們的打卡點,許多食客專門從海口、瓊海等市縣前來品嘗“會跳舞的牛肉”。圍繞著仙溝牛市屠宰場為中心,思源路的街道兩旁,已經衍生出10余家牛肉攤和60多家牛肉加工餐飲店,成為吸引全省各地食客紛至遝來的仙溝牛肉美食一條街。

幾乎每天晚上,仙溝車來車往絡繹不絕,不少食客從海口、瓊海、三亞等地慕名而來,圍桌而聚,到仙溝吃牛肉幾乎成了食客們的一種新時尚。夜色下,友朋歡笑間,店家熱情地擺上子母鍋,子鍋中煮的是牛骨高湯,涮著鮮嫩清香的現殺仙溝牛肉。母鍋上則鋪上了燒烤紙,涂上一層濃香的花生油,將腌制過的牛肉放在鍋上煎烤,短短幾秒,新鮮的牛肉便散發出令人垂涎的香味。觥籌交錯之間,食客們流連于美食牛宴,在煎烤涮煮之中,找尋關於牛肉的美味真諦,至於返程時間,他們似乎已經忘卻。

“現在一天要殺三四十頭牛還不一定夠吃,而三年前每天只殺一頭牛都不一定賣得完。現在人多的時候,有些客人不得不拎著牛肉排隊等加工。”從三年前開業至今,街上明陽牛肉加工店老闆娘莫彩萍見證了仙溝牛肉的大變化,從當初的乏人問津到如今的名揚四方,她説:“這就是仙溝牛肉品牌的力量,我們很珍惜這個品牌,所以對每個客人點的牛肉保質保量,不敢大意。”莫彩萍的身邊,不少人依靠仙溝牛肉的餐飲發展,從原先居住的平房,搬進了小洋樓。

“外公説過,我們定安的牛不能局限在自家的小鍋裏吃,我們新一代人,還要想辦法把這個鍋做大,讓更多的人吃到這些健康美味的定安牛肉。”眼看著仙溝牛肉美名遠揚,賓客紛至,莫道楊想起外公的話,頗感欣慰。

“仙溝牛肉有著上百年曆史,現在市場越來越大,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我們也在琢磨怎麼通過它帶動農民脫貧致富。仙溝牛肉是個成長中的品牌,我們要珍惜它,就要規範養殖技術,保證仙溝牛肉的高品質,塑造仙溝牛肉品牌,擴大影響力。”如今,當上定安定城鎮商會會長後,莫道楊情懷不變,但想得更多更遠了。他説:“希望省裏縣裏能大力支援我們,我們加倍努力,要能讓每個到仙溝的人都能發出這樣的感慨:仙溝好牛!”